ID: 22704828

五年级下册 第五课 渴望春天 音乐教案(表格式) 湘艺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12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五年级,下册,第五,渴望,春天,音乐
  • cover
《渴望春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渴望春天》是人民音乐-出卷网-第14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渴望春天》是一首抒情的少年儿童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在1791年用诗人奥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作曲家就逝世了。当时他贫病交加、心力瘁尽,处于他短促人生的严冬残年。然而,这首歌却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丝毫没有晦暗的阴影,充满了对幸福和光明未来的向往,也反映了莫扎特的本质思想和世界观。 歌曲为D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曲式结构单纯、紧凑,恰倒好处,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音乐素材的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第一、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和弦的选择以主、属和弦为主,色彩明亮,手法简练,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四、教学难点: 歌曲准确、有感情的演唱及情感的表现。 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 六、课前准备: 书、课件、诗词等。 七、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 内容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价 课 前 准 备 听《春天花会开》进教室 播放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暖意和别样境界。 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看春 说春 1、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春景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从冰雪融化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到处充满无限生机) 2、师:是啊,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那么春天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3、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春天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能模仿一下吗 学生谈论对图片欣赏的感受。 学生用一两句赞美春天的话或诗句来表现春天的美景。 学生回答喜欢春天的原因。 学生模仿小鸟的叫声、春雨的声音等。 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听、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导 入 新 课 导语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