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测试)———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炼与综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骨骼肌可以为运动的形成提供动力,其原因不包括( ) A.可以接受刺激 B.可以对骨产生牵拉 C.可以发生收缩 D.附着于同一块骨上 2.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非常强的运动,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增强体质。因此深受青少年喜爱。在下图所示的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是( ) A.舒张→舒张 B.收缩→收缩 C.收缩→舒张 D.舒张→收缩 3.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运动方式,提高了自身生存的能力。下列属于动物运动的主要意义的是( ) ①有利于争夺栖息地 ②有利于繁衍后代 ③有利于寻觅食物 ④有利于储存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100米栏是重要田径赛事。运动员在参加100米栏比赛中,从走到起跑点到跨栏,依次运用了哪些运动方式( ) A.奔跑、跳跃、行走 B.行走、奔跑、跳跃 C.行走、跳跃、奔跑 D.奔跑、行走、跳跃 5.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蕴含的生物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鸟类筑巢属于先天性行为 B.植物的根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C.敲门动作不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 D.肘关节在敲门动作中起支点作用 7.运动点燃激情,青春闪耀光芒。你看那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狡兔般飞离起点,似利箭般冲向终点,个个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在运动中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8.下列几项动物的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 B.飞蛾扑向光源 C.喜鹊的叫声 D.蝶类释放性外激素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形象地描绘出了春燕筑巢的场景。下列有关鸟类生殖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筑巢是所有鸟类都有的繁殖行为 B.春燕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C.只有鸟类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D.鸟的筑巢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10.下列昆虫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蚂蚁 B.蜜蜂 C.白蚁 D.蝴蝶 11.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类的迁徙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B.人体在运动时关节起支点作用 C.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行为越复杂 D.跳绳时只有一块肌肉在起作用 12.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蚂蚁应该处于饥饿状态 B.实验所选木条的粗细和长短不需要一样 C.实验中,不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D.实验结论是: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 13.下列一系列动物行为中,哪一组的行为全为先天性行为( ) ①蚂蚁筑巢 ②膝跳反射 ③老马识途 ④鸟类迁徙 ⑤婴儿吃奶 ⑥画饼充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 14.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获取食物 B.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主动地逃避敌害 C.动物的运动不利于动物繁殖后代 D.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15.导盲犬经过严格的训练,能根据口令,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当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与导盲犬这种行为类似的是( ) A.蜘蛛织网 B.燕子筑巢 C.金鱼游泳 D.小狗算数 16.小明发现弟弟丢在地上的糖引来了很多蚂蚁,于是想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认真思考后设计了如下方案。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 ) 蚂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