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课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 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1.通过学习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掌握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特点,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难点) 3.通过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重点)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探求对外开放之因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探求对外开放之因 1.背景 50、60年代,宝安县(今深圳)一个农民一天平均收入大约0.7元,而香港农民一天平均收入为70元港币,两者悬殊100倍。 ———陈秉安《大逃港》 邓小平参观美国福特汽车工厂 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 我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列车答记者问 改变封闭落后现状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根据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一、探求对外开放之因 1.背景 我(邓小平)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个是外资企业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都是收入。 ———邓小平 《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 新加坡对外开放获得了哪些好处? 邓小平考察新加坡裕廊工业区 国家税收 职工工资 相关产业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 第9课 对外开放 二、追寻对外开放之路 1.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追寻对外开放之路 时间:1980年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结合地图,思考为什么首先在这些地方兴办经济特区?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邓小平文选》 ②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③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①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1.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追寻对外开放之路 “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 结合材料,说说经济特区的“特”在何处?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二、追寻对外开放之路 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的深圳 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街头的务工人员 2025年深圳经济特区夜景 “一夜崛起之城” 正在建设中的(当时)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贸大厦主体建设速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新纪录,这是我国高层建筑历史上的奇迹。 ———《新华社》1984年报道 二、追寻对外开放之路 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26日,邓小平为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