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科学思维是初中生必备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下列分析或推理不正确的是 生物试题(一) A.外科手术中,缝合伤口的胶原蛋白缝合线可直接被人体组织吸收 B.不随意搬动心肌梗死患者,是为了减轻病人心脏负担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 注意事项: D.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可能是因为体温过高降低了消化酶的活性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 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食物日益丰富,同时也让我们食欲大增。然而当人体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烧时,却又没有了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A体温过高使消化酶活性降低 B.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C.所吃的食物未被充分消化 D.胃肠蠕动明显减慢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7.如果将人体血液中的某一个红细胞作上特殊标志,并让它随血液流动,能观察到它可能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经过的途径是 p A.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B.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C.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符合题目要求) D.肝部毛细血管网→肝静脉→下腔静脉 1.宋朝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其中蕴含 8.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 了很多生物学知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说法正确的是 A.“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A若A表示肺,则甲中流动脉血,乙中流静脉血 心脏 B.杏树的枝条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反映了生物能进行呼吸 B.若A表示脑,则甲中流动脉血,乙中流静脉血 C.杏树会开花结果,种子又会长成新杏树,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C.若A表示小肠,则乙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增多 D.杏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树,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 2.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菠菜时,往往要用树皮、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D.若A表示肾脏,则乙内尿素与二氧化碳浓度比甲内低 A.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B.保证植物体及其果实外形美观、洁净 9.进行肺部X光检测时,医生通常要求受检人深吸一口气,这样胸片上病灶更清晰。深吸 C.利用实施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D.利用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气时人体的相应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3.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酸甜可口的草莓,利用温室栽培草莓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 A深吸气时肋间肌处于舒张状态、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产量的是 B.深吸气后肺泡、上皮细胞会适度伸展,肺泡壁变薄 A.尽量增大温室内的昼夜温差 B.向温室内定期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C.深吸气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C.选择具有强抗病性的种子 D.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4,如图是种植蔬菜的现代化温室中一昼夜24小时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由图看 D.深吸气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腹部也会向外鼓 出,从0时到6时,从18时到24时,温室内二氧化碳含 ↑二氧化碳的含量 10.渐冻症是一种进展性运动神经元(负资支配效应器的神经元)功能丧失的疾病,某患者 量都在升高,对这一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目前心跳、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