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我心目中的英雄”宣讲会 回归唐宋, 歌古代英雄 寻英雄背影,感英雄情怀。让我们一起仰望那些伟岸的身影,去感受先辈崇高的精神;书写英雄的赞歌,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铭记在心。” 抗美援朝 颂英雄胸怀 护国战争 赞英雄之坚 国共战争 咏英雄之洁 情景再现 诉英雄心声 寻找身边的 平凡英雄 (统编版)五年级 下 让教学更有效 古诗三首 (统编版)六年级 下 www.21cnjy.com 第3课时 一 素养目标 目录 学习活动 二 字词指导 三 四 作业分层 一 素养目标 让教学更有效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2.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助注释和图示支架,理解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 学习活动 01 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1 02 分步解读 品悟诗情 2 回归唐宋 歌古代英雄 任务一 活动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戍边将士的孤独以及誓死报国的决心。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看看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片,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陆游,“南宋四大家”之一,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爱国诗人。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他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主要作品:《书愤》《示儿》《钗头凤》等。 陆游 矢志不移陆放翁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沦陷60多年。60多岁的陆游已经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他的心平静下来。尽管“食且不继”,疾病缠身,他依然心存天下,壮怀激烈。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闷热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枨(chéng) 触,成诗二首。本诗是其中一首。 写作背景: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自由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注意读出节奏。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评 一 评 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派出代表朗读古诗,然后结合评价表打打分。 读得通顺响亮 读得有感情、通顺、响亮 读得好,有节奏 活动二:分步解读, 品悟诗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结合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任务一: 请同学们根据梳理《从军行》的方法小组自制《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任务单 任务二: 再读古诗,组内完成:①借助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②说说你从中这首诗体会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我们回忆一下遇到一首新的古诗,是怎样学习的? 借助诗句旁边的注释,来读懂重点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指什么?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滚滚黄河东流入海 华山巍然屹立、直耸入云 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滚滚黄河东流入海的磅礴气势和华山巍然屹立、高耸入云的雄伟壮丽的特点。 壮观的黄河和雄伟的华山代表着沦陷的中原的壮丽河山,诗人想到的不仅仅是这两处景物,他是在惦记着已经沦陷六十多年的中原地区啊! 华山 黄河 在这个秋日的黎明,诗人为什么想起了黄河和华山呢? 夸 张 热 爱 [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