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9146

第3章 大气的运动 第1节 第2课时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5587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解析,练习题,同步,必修,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2课时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极地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半年后,南亚盛行(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下图为某区域1月和7月盛行风向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甲、乙盛行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给澳大利亚北部带来寒冷气流 B.乙与北印度洋夏季季风环流的形成有关 C.甲、乙的形成都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有关 D.乙对北半球东南季风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4.乙盛行的季节(  ) A.孟加拉国可能发生干旱 B.巴西高原一片葱绿 C.北京昼短夜长 D.开普敦地区处于多雨季节 下图为7月亚洲季风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季节,甲季风一般具有的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低温潮湿 D.炎热干燥 6.导致图中乙季风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太阳直射点移动 D.纬度位置 7.图中30°N附近高、低气压中心的成因分别是(  ) A.热力原因、热力原因 B.动力原因、动力原因 C.热力原因、动力原因 D.动力原因、热力原因 某年11月,新西兰南岛山脉顶部的积雪冰川呈现黄褐色,一些科学家推测,这些深色沉积物可能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或沙尘暴有关,并且会加速冰川的融化。结合新西兰图(下图),完成第8题。 8.将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的灰尘挟带到新西兰冰川上的大气环流是(  ) A.东北信风 B.西南季风 C.东南信风 D.盛行西风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某个气压带位置关系。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该气压带(  ) A.在南半球纬度范围变幅较小 B.滞留在北半球的时间小于3个月 C.徘徊的纬度范围小于20° D.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完全一致 10.推测该气压带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图是沿北纬28°纬线欧亚大陆东岸地区的剖面示意图,图中a、b为低空等压面。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季节,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 B.寒冷 C.多雨 D.少雨 12.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太平洋受冷高气压控制 B.欧亚大陆受热低气压控制 C.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 D.江苏各地盛行西北季风 13.季风气候在亚洲最为显著,南亚热带季风的形成原因既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研究季风气候时不应只局限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也有类似的地区,只不过不如亚洲典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差值最大接近   百帕。 (2)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的原因是         和        。 (3)澳大利亚北部1月盛行    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4)澳大利亚北部7月盛行    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第2课时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D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D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此时欧亚大陆受低气压控制,为夏季,半年后为冬季,冬季欧亚大陆受亚洲高压控制,南亚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D正确,排除A、B、C。 3.B 4.D 解析 第3题,甲主要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形成的西北风,给澳大利亚北部带来暖湿气流,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A错误。乙是东南信风,乙与北印度洋夏季季风环流形成有关,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B正确。乙是东南信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C错误。东南季风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