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9167

第三章素养综合练--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6567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章,必修,解析,练习题,同步,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素养综合练 一、选择题 [2023·广东卷]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下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 2.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 地形云,顾名思义,是潮湿气团被谷风、季风、信风等动力吹送至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方,气团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岭,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就像瀑布一样,这个景观被命名为云瀑。据此完成3~4题。 3.在云瀑跌落时(  ) A.形成降水 B.云消雾散 C.云雾在山谷中堆积 D.形成云海 4.在四川西部地区,观赏地形云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14时 B.12月的日出时刻 C.6月14时 D.6月的日出时刻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M是一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多分布于60°N附近,其强度和位置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5~6题。 5.M大气活动中心(  ) A.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无关 B.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 C.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 D.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6.M大气活动中心偏强会导致(  ) A.东亚形成暖冬现象 B.东亚灾害性天气增多 C.有利于南部海域航海 D.西北季风减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化主要表现为北进南退和西伸东退,其位置和强度与我国江淮梅雨汛期入梅、出梅及梅雨强度关系密切。下图是某年6月7日至7月12日浙江省降雨量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位置和西伸脊点经度位置的逐日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7.6月27—28日(  ) A.副热带高压较弱 B.副热带高压西伸 C.雨带南移 D.出现寒潮 8.该年7月11日浙江省降雨量最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受台风影响 B.受冷气团控制 C.受梅雨影响 D.受高压脊控制 下图为我国某次冷锋过境前后,华北某气象站气象数据图。据此完成9~10题。 9.某同学判断冷锋过境的时间是甲时段,其依据是该时段(  ) A.气温变化 B.风向变化 C.风力最大 D.PM2.5变化 10.该气象站乙时段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先受暖气团影响,后受冷气团影响 B.大气逆辐射先减少后增加 C.先受冷气团影响,后受暖气团影响 D.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干线是指一条将干燥气团和较湿气团分开的界线,多出现于美国落基山脉东部,也被称为干锋或露点锋(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下图示意某月15日22时美国落基山脉东部某干线及其周边地区天气状况。据此完成11~13题。 11.关于图中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置基本稳定,不移动 B.东西两侧气流性质差异大 C.控制地区降水较多 D.西侧的西南风显著 12.此时近地面有水汽凝结的站点最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夏季午后,干线容易触发(  ) A.连绵阴雨天气 B.沙尘暴天气 C.晴朗高温天气 D.强对流天气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海雾是在海洋影响下出现在海上的雾,其对海上运输、海上捕捞、沿岸交通等具有非常大的影响。2020年5月3日早晨到夜间,我国黄海和渤海出现了显著的大雾天气,4日早晨大雾开始自北向南快速消散。下图示意5月2日20时至5月4日8时黄海、渤海风力、风向及大气能见度变化情况。 (1)分析5月2日黄海、渤海海域风向对大雾产生的影响。 (2)5月3日大雾持续期间8:00—14:00大气能见度升高,推断其原因。 (3)简述5月4日大雾快速消散的原因。 15.[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研究某地焚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