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理解计数单位“一”“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读数和写数是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运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行。它是后面要学习的数的大小比较及100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的编排注意知识的层次性、全面性:纽扣10个一排,突出了计数单位“十”;每种数的读写过程按照数纽扣数———用小棒表示数———用计数器表示数———写数、读数的层次,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示数的结果,直观地感受数位、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以及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读数和写数时都从高位起,也知道它们的不同。 2.掌握数位的名称和顺序,以及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并能正确说出每个数字所在数位的含义。 3.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知道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复习导入 1.填一填。 师:请同学们看题,填一填,比一比,看一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六十九添1是( )个十,也就是( )。 8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2.揭题。 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掌握得不错,那你们知道“七十”和“八十五”还能用什么表示呢? 师:你可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读写。 学生数数。 生1:六十九添1是7个十,也就是七十。 生2:8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八十五。 生:还可以用数字表示。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同时引入对新知的学习。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数一数 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有白色、绿色和黑色的。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白纽扣:二十七粒 绿纽扣:三十三粒 黑纽扣:四十粒 学生独自在书本上数一数。 生1:白纽扣有二十七粒。 生2:绿纽扣有三十三粒。 生3:黑纽扣有四十粒。 通过数纽扣,巩固上节课学的数数的知识。 2.摆一摆,拨一拨 师:我们可以怎样表示这三个数的结果呢? 师:很好,那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摆出“二十七”、“三十三”和“四十”吧。 师:找小组代表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出这三个数的。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把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点掌握地非常扎实。那除了摆小棒表示出这三个数的结果,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这三个数的结果呢? 师:很好,那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三个数。 师:找小组代表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三个数的。 师:真棒,其他同学都拨对了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我们可以摆小棒表示出这几个数。 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 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捆了2捆代表2个十,再摆出7根小棒就是7个一,合在一起就是二十七。 生2: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捆了3捆代表3个十,再摆出3根小棒就是3个一,合在一起就是三十三。 生3: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捆了4捆代表4个十,4个十就是四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这三个数。 学生小组合作拨一拨。 生1: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代表2个十,在个位上拨7颗珠子代表7个1,合在一起就是二十七。 生2: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代表3个十,在个位上拨3颗珠子代表3个1,合在一起就是三十三。 生3: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代表4个十,4个十就是四十。 生:拨对了。 通过摆小棒与计数器直观展示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为读数和写数做铺垫,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数的读写 出示: 师: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