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马店市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承载着隽永的审美内涵,是中华美学思想独特的表现方式及核心,写意是中国人对 自然万物的独到体悟和传神写照。写,即倾、泻,以书入画的用笔体现生命情感的即时性表达;意,指意 韵、意象、意境,是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和意象性诠释。在传统中国画的话语体系中,文人 画家非常注重抒情、畅怀、达意、造境,所谓“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探讨。 第一,形神兼备与意境营造,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对客观物象的精确再现,中国画强调“取神似于离 合之间”与“以形写神”,通过简练的笔墨捕捉和传达出物象的内在质理、精神气象与生命活力,运用象 征性手法和意象化表达,营造出物我相融相生的艺术妙境。 第二,笔墨韵味与情感抒发。从毛笔书写性演变而来的笔墨语言,是写意精神成为民族文化审美品格 的命脉所在。画家在挥写过程中,意于“以笔立骨”与“以墨生韵”,融轻重徐疾、提按顿挫、皴擦点染、 破泼点醒等手法,氤氲间呈现出苍朴、清涧、隽永的笔墨性情,寄物缘情,随心而发。 第三,空间布局与留白艺术。中国画在布局上重视留白之美,以“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唯道集 虚”的传统哲学思维构建生生不息的境象,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凭借一虚一实、一 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虚(空间)同实(实物)联成一片波流,如决流之推波。明同暗也联成一片 波动,如行云之推月”。 第四,崇尚自然与心灵契合。写意精神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以心会物、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画家通过笔墨畅怀,表现对自然、宇宙、生命的深刻感知和理解,从而引导观者超越实境,进入更为深远、 第 1页/共 11页 宁静、精微的诗意心源世界。 总之,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不仅体现了艺术工作者的高度提炼与自由生发,更是中国深邃的哲学思 辨和人文情怀的直观反映,它的审美内涵既含蓄又宏阔,能够给观者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无尽的想象空 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既应保有传统文化底蕴,又要体现社会生活的时代风貌和人文 关怀。一方面,延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追求意境表达与情感抒发的高度统一,强调画家主体意识与自 然景象的心灵契合。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与中西审美交融,写意精神也展现出新的时代特性。艺术家们 尝试突破固有程式,将抽象思维、形式构成及当代视域融入画作中,从而拓宽写意画的表现维度。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中国画以简练生动、沉静精妙的笔墨语言,呼应着人们对闳约深美之境的向 往。写意精神不仅体现在画面形式上,更在于创作者对浩瀚历史、鲜活自然与个体生命关系的深度思考, 同时它的自律性发展在新时期所呈现出来的多样性,正是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多维图像表征,也成为传播中 国文化独特价值观的重要视觉载体。 (摘编自蒙妍《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审美内涵与维度拓展研究》) 材料二: 中国绘画有写实性绘画与写意性绘画之分,中国传统文化是画学的肥沃土壤。“写”指书写、描绘。一 般说来,写实,即如实地描绘客观物象,要求造型准确,同时又要描绘出物象的立体感、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