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2459

哈密市第十五中学政史地实验班培优周测《海水的温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34599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哈密市,第十五,中学,史地,实验班,培优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哈密市第十五中学政史地实验班培优周测《海水的温度》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某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投放数千个监测浮标,获取了全球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海量数据。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该观测网。图1为我国在阿拉伯海投放的某个浮标2011年11月至2016年6月持续漂移轨迹示意图,图2为该浮标获取的不同深度海水逐月平均温度。据此完成1~3题。 1.浮标获取的数据显示,在200~500 m深度,甲海区海水年平均盐度高于乙海区,主要原因是甲海区(  ) A.受高盐海水输入影响    B.蒸发旺盛 C.缺少陆地淡水注入 D.降水稀少 2.图2中7、8月份表层与50 m深度海水温度相近,主要是因为(  ) A.西南季风强劲,形成持续大量降雨 B.西南季风强劲,带动下层海水上涌 C.热带气旋活跃,减少太阳直接辐射 D.热带气旋活跃,消耗海洋表层热量 3.该全球海洋观测网获取的海量数据可应用于(  ) ①研究厄尔尼诺现象 ②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能力 ③调控海水温度和盐度 ④指导远洋捕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太阳辐射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5.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差异 C.热力环流 D.海水导热率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下图是世界某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0.该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快的深度约是(  ) A.0~50米 B.50米~200米 C.200米~400米 D.1 600米~1 800米 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1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海水温度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性质(暖流和寒流)的影响。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13~14题。 13.造成甲、乙两个海区海水温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 D.盛行风向 14.造成甲、丙两个海区海水温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 D.盛行风向 15.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O1、Q4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