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5137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643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七年级,历史,初中,统编,学年
  • cover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 杨坚是北周末代皇帝周静帝的外公,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据此分析,杨坚建立隋朝的方式是 ( ) A.农民起义 B.藩镇造反 C.父死子继 D.外戚篡权 2 与下面表格中①处相关的史事是 ( ) 北朝:北魏 ① 唐朝 五代 南朝:宋齐梁陈 十国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C.定都建康、开发江南 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3 下图所示书法作品中,“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原因最有可能是 ( ) 唐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局部) A.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 B.为体现书法艺术特色 C.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 D.地方文物保护的不力 4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重视发展生产。这些做法 ( ) A.造成了安史之乱的动荡 B.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C.帮助她建立起武周统治 D.促进了民族之间交往与交融 5 河西陇右在隋末还是一个落后地区,到了开元、天宝之时,竟出现了“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繁华景象。这说明该地区 ( ) A.民族关系融洽 B.对外贸易发达 C.统治效果良好 D.文化繁荣兴盛 6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失所。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见 ( ) A.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 B.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 C.政权频繁更迭导致民不聊生 D.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 7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 (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民族交往与交融 C.南北经济的交流 D.中外文化的交流 8 2024年10月4日,游客在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故里景区参加“礼拜诗圣(杜甫)”互动活动。此次互动活动的主题最合理的是 ( ) A.“赏鲜花,祭诗圣” B.“透过花香,梦回隋朝” C.“诗仙与兰花的邂逅” D.“大唐文脉,妙手丹青”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词解读———精神显】 歌词一 雪山,沙漠,古国,恒河,日落;菩提树,天竺僧,那烂陀;万水千山,求真经,度苦厄,唯有故土难离舍,苦难化成了传说。 歌词二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 (1)阅读上述两段歌词,指出其分别描写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什么事迹。对于上述艰险,两人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 【材料分析———原因明】 材料一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往来,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友人前往长安。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使节来往、留学生交流、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等诸多方面。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2)请举出相关史实印证材料一中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   材料二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都有吸引力。盛唐时期,政治上很自信,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兼收并蓄,群花同放。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3)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唐朝中外交流活跃的有利因素。 10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解释 解读清明政治】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 为体现上述理念,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时空观念 验证开明开放】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摘编自刘昫等《旧唐书·吐蕃传》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与这个民族交往的两个事例。 【家国情怀 归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