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 7 节 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教学目标 这是常用的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是电源的两个重要参量,你知道怎样测得它的电动势和内阻吗? 新课引入 从理论上说,电池的电动势可以通过测量断路时的路端电压而得到。 新课引入 本节我们将学习它们的测量方法。 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的示数是否就准确地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呢 答案是否定的,只要电压表有示数,就说明电池有电流,不满足“断路”这个条件。对于导体的电阻,通常我们用伏安法来测量,但要用这种方法直接测量电池的内阻就非常困难。 数字式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很大,把它直接接在电池两极间,电流很小,示数可以近似看作电池电动势 一、实验设计 方法一: 原理:E = U + Ir 如图所示电路,通过改变外电路电阻R,测量出路端电压U和通过干路的电流I的两组数据U1、I1和U2、I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E=U2+I2r E=U1+I1r 一、实验设计 方法二: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变换形式写成: U = - Ir+ E 对于同一个电池在较短的实验过程来说可看成不变。 变换形式可以看作U与I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一、实验设计 方法二: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变换形式写成: U = - Ir+ E 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多组I、U数据在坐标系描点,可以看出这些点大致呈直线分布。 如果发现个别数据点明显偏离这条直线,应该把它剔除。 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这条直线上的点能大致均衡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一、实验设计 方法二: 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短路电流 ③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内阻越大,图线倾斜得越厉害. ①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变换形式写成: U = - Ir+ E 交流讨论: 解方程组的方法偶然误差大。图像法可以把偶然误差降到最小 1.你认为用解方程组的方法和图像法来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哪一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交流讨论: 2.除了测量干路电流和路端电压,即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实验方案,你还能设计出其他的方案吗? 原理: E = I ( R + r ) (1)安阻法:电流表、电阻箱 E = I1 ( R1 + r ) E = I2 ( R2 + r ) A R S (2)伏阻法:电压表、电阻箱 V R S 原理: E = U + U R r 交流讨论: 2.除了测量干路电流和路端电压,即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实验方案,你还能设计出其他的方案吗? 电流表:0~0.6A 电压表:0~3V 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的,最大阻值10~20Ω 被测干电池:内阻较大 开关和导线 二、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选择 A V S R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电阻值最大的一端。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六组U、I值。 4.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1.恰当选择实验器材,连接好实物图。 E I短 (1)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E (2)图像在横轴上的截距为短路电流I短 (U=0) 由U =E -Ir 可知,U 是I 的一次函数。 (I=0) I/A U/V 0 5、数据处理 三、实验技巧 在实验时,如果测量的电源的内电阻较小,则在U-I坐标系中得到的图线的倾斜度很小,与I轴的交点将延伸很远。 E I/A U/V 0 我们可以把横坐标上移,即坐标轴的起点不从0开始,从U0取起,图线如图 U0 此时:U坐标轴上的截距仍表示E 斜率的绝对值仍然表示内电阻r 图线与横坐标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而是电压为U0时对应的电流 U/ 例1. 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下图中画出U—I图线,并根据图线读出电池的电动势E= V,电池的内阻 r = Ω . I(A) U(V) 0.12 1.37 0.20 1.32 0.3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