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回归教材之 散文阅读 2025届高三二轮考教结合 回顾教材,温故知新 写景抒情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旨即景物意蕴 写人叙事散文→因人明品、借事明理→主旨即情感道理 议论说理散文→托物说理、直接说理→主旨即情趣理趣 具体(景、物、人) 抽象(文化、情感、态度、道理) 散文的三大类型 散文的文体特征 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神聚”,指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因此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形散”指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与小说相比,散文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以汪曾祺《泡茶馆》为例探究散文文体特点 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请从“形散”“神聚”两个角度对本文作简要分析。 形散: ①取材自由/内容丰富,既写到联大学子、花生西施、绍兴老板等各色人群,又有对当地民间日常生活、风土习俗的描绘; ②描写的空间地点自由多样,既写到凤翥街的多家茶馆,还写到文林街的茶馆; ③运用的表达方式较丰富,有变化,既有记叙,描写,也有议论。 神聚: ①主题明确集中。丰富的内容都是为体现“泡茶馆对联大学子的影响”的主题而服务; ②线索清晰,贯穿全文。以空间的推移为线索,移步换景。 散文阅读需要特别关注的语句 1.描写主要事物或人物特征的语句 2.描写环境、次要事物或人物的语句 3.形式特别或者意蕴丰富、有哲理的词句 4.反复出现、有转折意味、具有概括性的词句 5.构思线索的词句 6.作者议论的抒情语句 壹 写景抒情类散文 一、写景抒情类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它所描绘的景象往往是由多个意象构成的一幅幅画面,营造出一定的艺术氛围。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一、写景抒情类散文·衔接教材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导语 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涌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一、写景抒情类散文·衔接教材 ①情景交融 1.《荷塘月色》学习提示: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点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结合,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 一、写景抒情类散文·衔接教材 ①情景交融 1.《荷塘月色》学习提示: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