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9650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文本阅读 课件(共55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2962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
  • cover
(课件网)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之——— 现代文阅读 小说类文本阅读 小说文本阅读 专题目录 教学过程 小说文本阅读 教学过程 考点知识回顾 小说文本知识 常考类 型 红色 小说 文体特点:[题材]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革命斗争;[人物]革命志士(战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主题]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军民鱼水情/革命人情等。 阅读要点:了解革命发生的具体时空,把握人物的类型与品质,领悟主旨内涵。 心 理 小 说 表达特点: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时间常是过去、现在、未来交叉或重叠,空间跳跃多变;[结构]常用引发式(以一个很小的事件为引子,引出大量的心理描述)、插入式(在心叙述中插入现实描写的细节)、夹叙式(一边叙述情节,一边心理描写,叙述引出心理描述,心理描述又带现情节);[手法]常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梦境幻觉/感官印象等。 阅读要点:从叙述和心理文字中梳理出情节;抓住提示性、过渡性文字,理解心理变化阶段;直击心理文字,把握心理特点及其变化原因,进而认识人物和主旨。 散文 小说 文体特点:淡化情节,虚化人物,营造意境,突出情调。 阅读要点:判断并把握散文化小说特征;玩味小说营造的意境氛围;揣摩含蓄主题(人与自然关系/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人性的复杂多变等) 乡土 小说 表达特点:以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描绘诗意的田园,叙事具有乡土气息。常批判性审视故乡风习,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阅读要点:抓住乡土内容,立足体验与文本的内存联系,深入思考,读出问题。 教学过程 考点知识回顾 教学过程 考点知识回顾 叙事人称及其作用 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 叙述者是主人公命运的旁观者、故事情节的讲述者,而并非参与者。因其为旁观者,所以在讲述故事时往往无视角限制,即“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 在第一人称视角小说中,“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读起来会真实可感而亲切,但叙述视野受限。“我”有两类:“主人公型”和“非主人公型”。“非主人公型”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显得真实可信;是故事的参与者,一定程度上推动情节的发展;“我”还可以衬托主人公,使主人公某些方面的性格更加鲜明。 转换视角 人称对象 《祝福》中叙事“越界”的现象:开头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中间部分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结尾再以有限视角写“我”的感受。小说就是这样不断变换视角,更全面地见证祥林嫂被封建制度戕害致死的事实。同时激起读者对祥林嫂深沉而无尽的同情,以及对现实更为理性而深刻的批判。灵活交替使用多种视角,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意图。 依据叙述人的特征分析作用 叙述者如果时不时以议论抒情流露情感,那就是讲述为主,反之就是显示为主,这便是叙事腔调。这里,最难的就在于叙述者特点、视角、情感态度与作者意图(作品主旨)之间的关系。儿童视角更加客观真实,温暖美好;女性视角增加小说的抒情性;医生法官视角,表现更精准,更具有专业性。 教学过程 考点知识回顾 常见叙事方式及其效果 对话式 对话体小说是基本上以人物对话为基本结构方式和表现形式而写成的一种小说类型。内容可以是对话人亲身经历的叙述和感受心理的自白,也可以是转述别人的生活见闻,可以是两人对话,也可以是一人自白。 ①展开和推动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的叙述更加紧凑和集中。 ②可以使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地刻画和表现。 ③凸显主题。 对比式 对比是隐含在小说情节背后的基本叙事结构,是小说意义呈现的基本方式。对比分显性和隐性两种,分别显示出小说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 ①突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