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二王三恪”制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此后新建立的王朝,会册封前两朝或三朝的王室子孙,以示尊敬。周灭商后,商纣王的子孙被册封为西周的“二王三恪”。这说明( ) A.世袭制是该制度实施的前提 B.分封制根植于久远的文化传统 C.西周时期民族融合逐渐兴起 D.史书关于纣王的记载有待考证 2.斯巴达的国王有两位,职位世袭,两个国王权力平等,彼此牵制;除国王外的28位长老院成员由年满60岁的贵族担任,一旦当选,终身任职;而公民大会由年满30岁的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有讨论权和表决权。由此可知,斯巴达( ) A.公民大会有实际最高权力 B.实现了权力的有效制衡 C.注重强化官员的廉政建设 D.包含了一定的民主因素 3.下图为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速写画《代表们眺望人民的首都》。该时期我国( ) A.人民主权得以真正实现 B.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已趋于完善 C.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 4.有学者指出:“清末仓促废除科举而对长期准备应试者的命运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导致清朝政权社会基础的迅速崩解。一个负责任的理性的政府在这样重大的废制面前,不应如此草率和忙乱。”材料意在说明,晚清废除科举制( ) A.已经不适应局势的发展 B.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C.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是一种不负责不理性的行为 5.宋代科举考试开始采取浮票制,即在科举考试之时每个考生需持一张浮票,浮票上详细记载着考生的体貌特征,考官可凭浮票来识别考生的身份。此外,还实行结保制,考生必须获得若干人的连保才能参加考试,考生有作弊行为则连保人都要受到处罚。宋代这些做法意在( ) A.维护士族阶层的特权 B.拓宽平民的入仕途径 C.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 D.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6.美国文官部门是由各类专门委员会和上千个类似的官僚机构组成的。这些官僚机构对国会制定的每一项立法都要再宣布二十条规章细则。美国此举( ) A.导致国会的立法权受到冲击 B.一定程度影响政府行政效率 C.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 D.完善了司法机构的法律依据 7.图中章程由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拟定。这一章程的颁布( ) A.规范了留学毕业生选官 B.宣告了科举制度的废止 C.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影响 D.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 8.清嘉庆年间一乡规民约记载:“敦孝悌,以明人伦”“禁窝赃聚赌,以清弊源”“务本业,以戒游手”“禁怀私徇情,以归正道”“禁贼盗,以除乡害”“禁火烧山林、私砍竹木”等。这些规定( ) A.杜绝了村民的偷盗恶习 B.反映了乡约与法律的合流 C.表明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D.助推公序良俗建设 9.《法国民法典》规定,不允许法官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中有缺陷、互相冲突或者不明确的地方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总是留待立法者作权威性的解释。这体现了( ) A.《民法典》存在局限性 B.法官的权力受到约束 C.立法与司法分工明确 D.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 10.1950年婚姻法从起草到结稿的一年半中,历经41次修改,每章每条都是字斟句酌。据曾参与起草工作的人员回忆:“讨论问题时,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因为这是为新中国和五万万同胞起草的婚姻法,大家都意识到它的分量。”据此可知,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 ) A.开启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B.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C.体现了立法的严谨性和民主性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管理地位 11.8世纪时,回纥汗国置内宰相三人,外宰相六人和都督、将军、司马等官职。此外,建城市、兴宫室,采用开元历法。这可用以说明,当时唐朝( ) A.制度文化的辐射力较强 B.改土归流成效显著 C.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强化 D.藩镇割据现象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