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2950

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552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语文,答案,PDF,试题,期末
  • cover
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学校 2024-2025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用 2B 铅笔把选择题的作答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用黑色水笔将非选 择题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崭新的创作素材,催生出文艺新手段和新形式,同时也要求我 们更新文学组织方式、塑造文艺新格局,推动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孕育文艺新素材。与传统生产力一样,正在演进中的新质生产力也会对自然与社会进行新 一轮的塑造,从而改变世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常常被比喻成社会变化的发动机, 科技创新对现代日常生活进行了革命性的再造,并且这种革命性的再造有时明显、有时隐蔽地表现在文艺 作品的内容之中。科技不断加速,改变的不只是肉眼可见的物质层面生活,还有相对隐秘的精神层面生活 ———世人的审美意识与感觉结构,他们与身边万事万物的关系,他们认识世界、自我与他人的方式等等。 不管是日常生活中或大或小的繁多变革,还是甲乙丙丁对日常生活的新感觉与新体验,都为文艺创作供给 了源源不绝的素材。文艺创作要熔铸这些新素材,以美学的方式生动展现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具 有哪些优越性,新质生产力如何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对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新质生产力催生文艺新形式。悠久的中外文艺史清楚地显示,无论快慢,生产力的每一次巨大变革最 终都会传导至文艺形式上面来。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关键特征是高科技,它首先将会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等 新技术,沿着文艺的形式、观念与生产过程等几个路径,继续影响文艺尤其是新媒介文艺的生产。伴随着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文艺新形式紧密相关的文艺生产新主体不断出现。长期以来, 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类一直都是技术的主体与掌控者。在文艺领域,这表现为技术只是创作的辅 助工具,从未对人类的创作主体地位构成真正的威胁。最近几年,高科技对文艺的影响有了一个引人注目 的转折,即以人工智能为形式的技术个体闪亮登场,赫然成为相对独立的文艺创作者。人工智能与文艺的 第 1页/共 10页 结合,开启了多种新的创作可能,并刷新了既有的文艺经验与文艺知识。对于这种势不可挡的技术变革, 我们无法“置身事外”。 新质生产力塑造文艺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 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文艺事业与 文化产业而言,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在于升级内容、提高品质,以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文艺的供给机制,实 现文艺生产从多到好、由粗至精的范式转换。文艺既是党和人民的一项重要事业,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文化产业的重要一员。目前为止,文艺市场上仍然存在数量多精品少、快餐式消费等问题;一味追 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在于优化供给,在于催 生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作品,以良币淘汰劣币。衡量这种统一的标准有三个:一是经得 起人民评价;二是经得起专家评判;三是经得起市场检验,进而达成思想、艺术与市场的有机统一。在这 方面,《长安三万里》《永和九年》等一批优秀的国风国潮作品做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