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4843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375922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课,唐朝,建立,贞观之治,课件,18张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课程导入 人教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1.史料实证、时空观念:掌握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等史实。 2.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了解唐太宗“以隋为戒”的治国策略,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概括其理政措施,初步认识唐朝繁盛的原因。 3.史料证实、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唐朝前期两位著名帝王的治国措施,体会“关注民生”才是强国之道,杰出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从制度、经济等方面认识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长安 建立时间: 建 立 者: 都 城: 618年 李渊 1.建立 李世民,李渊的次子,在反隋和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帮父亲稳定了新王朝,被封为秦王。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玄武门用计射杀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随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朝建立后,随后陆续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基本统一全国。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2.唐太宗即位 影视资料:玄武门之变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1.治国思想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②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澄清吏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戒奢从简,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③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这是唐太宗对魏征人格的评价,以“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魏征直言敢谏,似一面镜子能让太宗看清自己的过失 。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贞观政要》 2.革新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1)政治上: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尤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 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2.革新措施: (2)经济上: 关注民间疾苦,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革新措施: (3)军事上: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灭亡东突厥。 唐太宗经略四方,先后平定东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征高句丽,联姻吐蕃、高昌。四方服悦,太宗则被周边诸族尊为"天可汗"。唐太宗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民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