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4851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件(26ppt+视频)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37927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唐朝,建立,贞观之治,课件,26ppt+
  • cover
强大 昌盛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唐朝时,国力空前强盛,海外影响巨大,因此唐朝以后的海外国家如日本、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称中国人为“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 唐人街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常常借古人的话来告诫臣下,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比喻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他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①(jìng)以啖(dàn)腹,腹饱而身毙。”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他又是如何开创宏基伟业的? 导入新课 《贞观(guàn)政要》书影 以民为本的治国之策 视频导入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素养目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武则天的统治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导入 唐 李 渊 李世民 武则天 李隆基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周 开元 618 626 649 683 690 705 756 713 唐高祖 741 天宝 贞观 907 唐亡 隋炀帝暴政,隋朝末年社会矛盾越发尖锐。 太原李氏集团成为反隋大军中的重要力量。 残暴统治和奢靡生活 隋末农民起义 时间: 年 建立者: (唐高祖) 国号: 唐 都城: 一、强盛之基·大唐“三大帝王” (一)李渊———建唐 618 李渊 长安(今西安) “平定天下” 知识拓展 玄武门之变 唐朝的建立 壹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 李建成 李元吉 李渊 李世民 杀 杀 囚 626年农历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长安城的玄武门,射杀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后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庙号 年号 唐太宗(599—649) 昭陵六骏之———飒露紫 一、开国看高祖———玄武门之变 你能看出帝王们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治国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政体》 三、强盛之道:开放的政治胸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 敦劝农桑, 均平赋役。 ———《全唐文·明堂灾手诏》 (一)注重民生 “以民为本,改善民生” 魏征 敢于直谏 杜如晦 敢于决断 房玄龄 善于谋略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贞观政要·论择官》 房谋杜断 三、强盛之道:开放的政治胸怀 (二)用得贤才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逐亡一镜矣。 ———《魏徵传》 第10页1段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唐史臣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 ———宋祁等《新唐书·姚崇宋璟传》 (武则天)先后任用的宰相有狄仁杰、姚崇、宋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道她:“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于华东《略述武则天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洛阳明堂遗址中的宋璟和姚崇画像 三、强盛之道:开放的政治胸怀 (二)用得贤才 第11页3段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政治 经济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尤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 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教材研读】阅读课本,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