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测评(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安徽地处我国华东地区,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安徽省分成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区域(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经济 B.河流 C.资源 D.地形 2.在安徽省的“三皖”中( ) A.皖南种麦、皖北种稻 B.皖北的地势起伏较大 C.皖中的地势东高西低 D.皖南应注重生态建设 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全长561千米,贯穿天山南北,沿线风景秀美,被誉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现仅作为旅游公路维护使用。下图为独库公路沿线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独库公路修建于1974—1983年,多盘山公路,少桥梁隧道,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较和缓 B.受当时技术限制 C.保护沿线生态环境 D.地质状况较稳定 4.以下关于独库公路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沿线可见森林、草原、冰川等景观 B.沿途可感受四季变化、天气变幻 C.沿线山谷处处流水潺潺,水草丰美 D.沿途冬季可遭遇雪崩、塌方 我国三大自然区中,①自然区以高寒为主,②自然区具有温暖半湿润特征,③自然区以湿润为主。①③两自然区纬度位置相当,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据此完成5~7题。 5.①③两自然区纬度位置相当,自然环境差异很大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气候类型 C.盛行风向 D.地势高低 6.②③两自然区之间的差异体现在( ) A.水热条件 B.河网密度 C.产业分布 D.地形特征 7.自然环境特征影响人类发展。图中各自然区的农业类型是( ) A.①自然区—早期定居农耕 B.③自然区—集约自给型种植业 C.②自然区—商品型混合农业 D.①自然区—商品型谷物种植业 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活力,人口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为2019年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率和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表示东北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与其他地区相比,丁地区产业发展最合理的方向是( ) A.积极吸纳外资,发展港口贸易 B.吸引沿海产业,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强资源调出,发挥资源优势 D.依靠人才优势,大力引进高科技产业 “农业公园”在浙江悄然兴起,浙江某地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农业公园”。下图是浙江某县农村“农业公园”局部景观。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县创建“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 ①美丽的乡村风景 ②完善的各项旅游设施 ③浓郁的农耕文化 ④完备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创建乡村“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 ) A.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B.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的产量 C.人口积极外迁,改善生活 D.农民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202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大体范围是江苏4市(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安徽4市(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其中马鞍山市距南京不到60千米,是南京都市圈中距离南京最近的城市,为促进同城化发展,马鞍山市和南京市大力发展各种交通运输。下图为南京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马鞍山、淮安三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可能分别为( ) A.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B.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C.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制造业 D.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13.下列交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