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5课 钢铁长城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钢铁长城》一课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内容紧扣我国国防建设主题。从结构编排来看,先介绍陆军的现代化蜕变,为理解国防根基奠定基础;再呈现海军、空军及火箭军发展,逐步构建全面国防体系。通过各军种发展历程、装备更新及战略转型等内容,清晰展示我国国防力量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通过掌握各军种发展概况,有助于深刻领会国防建设对国家稳定、安全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国防意识。此外,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现实,以当今国际局势为背景,凸显我国国防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助力学生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使学生认识到国防建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 。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学生对军事话题通常抱有浓厚兴趣,日常通过影视、新闻对我国国防力量有一定认知,像国庆阅兵中的先进装备,能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在知识基础上,已有历史知识储备可辅助理解各军种发展脉络。但该年龄段学生思维虽活跃,却在分析国防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关系这类抽象内容时存在困难。他们对直观形象的军事装备更易接受,对背后深层的战略意义、建设原因理解较浅,需教师借助丰富案例、直观素材引导,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助力学生深入理解钢铁长城相关内容,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海军、空军的建立过程以及陆海空三军的发展历史,简述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概括导弹部队在国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全班讨论,认识科技对强军建设的重要性。(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史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视频等资源,体验国威军威。通过空军战斗英雄蒋道平的军事生涯,梳理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认识科技发展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祖国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知道坚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梳理陆军、海军、空军各军种的发展历程与显著成就。 五、教学难点 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材料分析、小组交流。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出示视频———高清实录,国庆大阅兵高然剪辑,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大家看到了哪些兵种?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说明了什么? 进而引导学生一同学习第15课,见证《钢铁长城》。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高燃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二) 新课讲授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的建设 【引导】首先请学生思考:人民军队诞生于什么时间?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历了哪些发展演变? 【讲授】出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图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快速复习人民军队的发展演变。 【引导】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尝试归纳概括陆军在军兵种与武器装备方面的发展。(生答后出示军兵种、武器装备变化的多张图片) 【回答】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的诞生。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