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世纪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 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殖民体系开始奔溃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联社会主义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苏联社会主义 帝国主义势力被削弱+社会主义启蒙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拉美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目 录 CONTENTS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 二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三 三、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时空坐标 1920 1922 1923 1924 1926 1927 1930 1933 1934 1935 1940 1941 1942 埃塞俄比亚恢复国家独立 印尼共产党成立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印尼民族党成立;印尼共产党第一次反荷起义 中国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 埃及宣布为独立国家 摩洛哥里夫共和国成立; 埃及颁布第一部宪法 桑地诺反美统治 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印度反英斗争 第二阶段:取得成果 印度反英斗争 第三阶段:陷入低潮 印度反英斗争 第一阶段:开始斗争 民族民主革命 反对外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 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政治民主 外国侵略势力 本国封建势力 一战:1914—1918 二战:1931—1945 问题探究 (一战后)英国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对军用物资需求激增,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强迫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参加或支援战争,促使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一战后使垄断组织大发其财的殖民压迫制度本身也促使帝国主义国家与大多数被压迫国家和附属国之间矛盾日益加深,并推动了殖民地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学生等纷纷加入反抗殖民主义者的行列,共同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开始冲击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王助民、李良玉、陈恩虎:《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 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各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力量壮大 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矛盾激化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概念阐释 民族民主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1)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2)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印尼反荷大起义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中国: 中共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中共继续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3.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4.阿富汗抗英斗争 (导言介绍) 5.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6.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阶段 斗争手段 斗争结果 第一阶段 (1920-1922年) ①弃爵 ②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 ③恢复手工纺织、抗税 第二阶段 (1930-1934年) “食盐进军” 迫使当局答应 部分要求 第三阶段 (1940-1942年) “退出印度” 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被捕, 运动陷入低谷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P97学思之窗:愚见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