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2845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20329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耕地利用兼具碳源与碳汇双重效应,耕地利用净碳排放强度与农业生产过程(包含农用物资投入、灌溉等)中的碳排放以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碳吸收相关。下图示意1990~2020年江苏省耕地地均净碳排放强度大于0区域几何重心迁移轨迹。研究表明,各年度地均净碳排放为正值的区域主要为各城市市辖区范围内的水田;与其他地区相比,30年来苏南各市地均作物碳吸收效应呈降低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全省30年来几何重心移动轨迹表明,江苏各地地均净碳排放强度增长速度( ) A. 江苏南部地区快于江苏中北部 B. 江苏南部地区慢于江苏中北部 C. 江苏东部地区快于江苏中西部 D. 江苏东部地区慢于江苏中西部 2. 各城市市辖区范围内的水田地均净碳排放为正值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水稻田中会产生甲烷②水稻生长产生二氧化碳 ③农用物资投入强度相对较大④灌溉机械灌溉效率较高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3. 30年来苏南各市地均作物碳吸收效应呈降低趋势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减弱 B. 种植结构改变 C. 干旱灾害频发 D. 作物面积减少 【答案】1. A 2. C 3. B 我国现状耕地虽已能基本满足人畜需粮,但也使得猪肉和牛肉的产量不均衡。我国大约有10%的耕地由于本身呈碎片化分布而不能进行规模化耕种,为了提升它们的综合产出潜力,有学者就它们的利用方式提出了两种结构性优化调整的模式。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4. 在调整模式一之下,部分谷物耕地被改种牧草和果树,虽然会造成谷物粮食生产减少,但更高价值农产品产量将增加。该模式的制定与我国哪一项农业国情最相关( ) A. 生产猪肉所消耗的谷物少 B. 牛肉对进口的依赖度更大 C. 需要果树来发挥生态效益 D. 多元化食品的需求无法满足 5. 在调整模式二之下,林地间隙中的碎片化谷物耕地将被退耕还林,在另一区域会将相同面积的碎片化林地开垦为谷物耕地并进行规模化耕作,预期全国粮食和猪肉产量都会因此增加。那么适合退耕还林的区域以及适合大规模新开垦耕地的区域分别为( ) A. 云贵高原东北平原 B. 黄土高原秦岭 C. 长江下游平原新疆 D. 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6. 与当前情形相比,若采用模式一可使得被调整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50%,而采用模式二只能下降5%,原因是( ) A. 模式一中谷物种植面积减少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B. 模式一中陆地碳汇减少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C. 模式二中不同土地用途的总面积改变较大 D. 模式二中谷物种植的规模化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4 B 5. A 6. D 绿色GDP,即把资源、环境成本放入国民经济的生产核算之中,作为经济生产的成本处理,以实现对传统GDP的调整。绿色GDP指数=绿色GDP/传统GDP×100,下图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传统人均GDP与绿色GDP指数分布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由图可知( ) A. 绿色GDP总体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B.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GDP指数成正比 C. 传统GDP与绿色GDP差值较大的为西部地区省份 D. 在资源节约、环境治理上东部不需关注 8. 若以各省份的传统GDP与绿色GDP指数的中位数(把所有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为原点,做四象限图,将图示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4类,则符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属于绿色发展高危区的省份是( ) A. 北京 B. 江西 C. 贵州 D. 辽宁 【答案】7. A 8. C 近年来,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腹地。江苏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与周边省份一同打造环太湖世界级创新湖区。不同于长三角地区“自发集聚,再有创新”的模式,该地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