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3954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第2课时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6339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第一章,答案,练习题,同步,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2课时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山东德州期末]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地,但近年来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速度有所放缓,且区域内部人口迁移状况出现分化。下图示意2015—2020年西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可判断,2015—2020年(  ) A.甘肃的人口以迁入为主 B.新疆比四川的迁入人数多 C.贵州人口净迁移率最低 D.内蒙古人口总量几乎不变 2.近年来,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总体放缓,说明西部地区(  ) A.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东部 B.人口老龄化比东部严重 C.户籍政策限制人口流动 D.产业发展吸引人口回流 [2024·河南洛阳期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迁移具有多次流动的特征。下表反映2017年我国人口流动抽样调查中流动频次最高的人口流向及特征。据此完成3~4题。 首次流动 再次流动(距首次 流动10年内) 个体流动占75.81%;家庭流动占24.19% 个体流动占25.68%;家庭流动占74.32% 安徽(六安、阜阳、淮南)→上海 重庆、湖南(邵阳、衡阳)→广州、深圳 苏州、南京→上海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 3.与首次流动相比,再次流动(  ) A.以个体为主 B.流入地与流出地空间距离更近 C.人口更年轻 D.流入地与流出地经济水平差异更大 4.为吸引并留住人口,人口再次流动的流入城市应(  ) ①完善交通建设,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联系 ②提升公共服务的平等性,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创建宜居宜业智慧城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广西柳州期中]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大批难民外涌。德国是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下图是难民迁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有关图中所示的难民迁移,说法正确的有(  ) ①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②是西亚、北非的难民迁往欧洲 ③主要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 ④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社会矛盾 B.减轻交通拥堵 C.加剧人口老龄化 D.加大环境压力 [2024·河北唐山期中]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流动人口主要承载地。下图示意2000—2018年四大城市群流入人口分布结构。据此完成7~8题。 7.四大城市群中流入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最明显的是(  ) A.京津冀城市群 B.长三角城市群 C.珠三角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8.与图示其他城市群相比,流入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县市的人口比例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大都市辐射 ②产业基础 ③政府政策 ④社会福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24·辽宁锦州期中]读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统计(单位:万人)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分析广东省人口迁移的特点。 (2)简述广东省大量人口流入带来的有利影响。 (3)为广东省山区劳动力流失提出应对策略。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湖北宜昌期末]人口回流是中国城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尤以中部地区规模最大。下表示意我国中部某省省内外回流目的地的人员占比。据此完成10~12题。 回流目的地 省外回流 占比/% 省内回流 占比/% 中心城区 17.75 9.92 县城 41.58 39.26 集镇 14.72 21.49 村庄 25.95 29.34 10.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地(  ) A.不同回流源地人员回流目的地中中心城区占比最小 B.不同回流源地人员对回流目的地的区位选择基本相同 C.省内回流人员的回流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县城和集镇 D.省外回流人员的回流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县城和村庄 11.吸引农民工回流务工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教育 C.经济 D.政策 12.为促进中部地区农民工源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