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探究论述类文本论证效果题 ———以2024年新课标I卷第4题为例 因“问”而思,思而促教 目录 壹 说试题考查情况 贰 说试题考查价值 叁 说试题解决方法 肆 说试题引发思考 一、说试题考查情况 梳理近年相关高考题、分析考查的原因 高考论述类文本主观题真题梳理 卷别 题目 2022新高考一卷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新高考二卷 4.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2021新高考一卷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1新高考二卷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2020年新高考卷二 6.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卷别 题目 2024新课标一卷 4.材料一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2024新课标二卷 4.《<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 5.“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2023新课标一卷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2023新课标二卷 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从单一文体知识角度来说,论证是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知识点,是论述类文本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文体特征。论证效果的考查可以涉及到关于论证的所有内容,知识综合性更强。 2.从综合能力考查角度来说,论证效果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真正考查了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语言建构与运用,逻辑推理、判断与论证等多方面能力。 论证效果频繁考查原因 二、说试题考查价值 说题型特点、命题意图、考察方向、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 说试题呈现特点、命题意图、考察方向、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 高考内容改革进一步深化,坚持“一核”统领,高考战略导向更加清晰明确;落实“四层”要求,高考内容考查更加系统全面;落实“四翼”要求,高考考查方式更加多元,突出学科本质的关键点、形成能力素养的信息链、建立情境关联的结构网的高考命题特点与教学改革要求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持续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全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高考报告》2025总报告) 坚持立德树人,融入时代精神 一核:立德树人 四层:核心价值 强化教考融合,引导教学方向 1.试题命制紧密贴合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理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过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一核:引导教学 四翼:基础性 应用性 综合性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