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6021

5.1《阿Q正传》课件(共4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58557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人文主题:时代镜像(感时忧国) 单元任务:要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要根据文学体裁的不同艺术,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意蕴。要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单元内容:所选作品既有小说、戏剧,又有散文、诗歌,都是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体现了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多方面成就。集中研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整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艺术成就和精神追求。 著 / 鲁迅 节选 图源:《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 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学名为周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 学习提示分析 漫画式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 鲁迅的写作动机“改造国民性”,这也是他弃医从文的初衷。 精读文章,从语言、形象、构思、意蕴、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分析解读。 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理解鲁迅深刻启蒙思想。 第二章《优胜记略》 阿Q吹嘘自己“先前阔得多” 1 有人颂扬阿Q“真能做” 2 阿Q瞧不起未庄居民,对“文童”及钱太爷之流也不表格外的崇奉 3 进过城的阿Q很自负,但又瞧不起城里人 4 阿Q头上有癞疮疤,忌讳和“癞”有关的一切 5 对犯忌讳的人,口讷便骂,气力小便打 6 将癞疮疤变成一种“光荣” 7 被闲人打,将挨打变成一种“得胜” 8 赌钱赢钱复失,自打嘴巴,转移痛苦,心满意足 9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 恃强 凌弱 被赵太爷打了一巴掌,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此后得意许多年 1 和王胡比虱子数量失败后,从失望到不平,再到打起来 2 被王胡用头碰墙,感受了“生平第一件屈辱” 3 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痛打,感受了“生平第二件屈辱” 4 调戏“小尼姑” 5 人物分析 图源:《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 初读阿Q,建人物档案。 1 图源:《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 年龄 生平最得意的事 身份地位 籍贯 外形特征 工作 性格地位 生平最值得炫耀的事 最受欢迎的时候 死前最后一句话 三十出头 不详 打零工 贫苦农民 精神胜利法 头上有癞疮疤 欺负小尼姑 进过城并看过杀头 从城里带东西回来的日子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 口头禅 妈妈的 阿 Q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到,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 2 总结:阿Q是一个地位低下、无依无靠、贫困的雇农。 没有家人,大龄未婚 没有固定收入、穿破夹袄、头有癞疮疤 地位低下 无依无靠 贫困 无名无姓,无家无根 可笑、可怜、可恶、可恨的阿Q形象在小说节选的两章中,通过他的言行、神态、心理等的刻画,逐步丰满起来,也让我们见识了他是如何来利用“精神胜利法”获得胜利。 继续深入文本,圈画出阿Q在文中的言行举止,并简要分析他是如何“优胜”的? 任务二:透过漫画读小说 漫画一:透过言行看精神 (1)围绕课文中阿Q的几次“打与被打”完成下面的表格,总结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具体事件 行为表现 性格特点 精神胜利法总结: 阿Q与王胡 漫画一:透过言行看精神 (1)围绕课文中阿Q的几次“打与被打”完成下面的表格,总结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具体事件 行为表现 性格特点 被闲人嘲笑癞疮疤、被打 赌钱时乱中被抢、被打 任务二:透过漫画读小说 被赵太爷打 挑衅王胡、被打 挑衅“假洋鬼子”被用黄漆棍打 对小尼姑动手动脚 自认虫豸、天下第一、心满意足 自轻自贱 忽忽不乐、连打自己两个嘴巴心满意足、得胜躺下 得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