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630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窦娥冤(节选)课件(共42张PPT)+课时评价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0892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节选,作业,评价,课时,PPT,42张
    (课件网)   第二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4 窦娥冤(节选) 1 品读相关细节,鉴赏戏剧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培养戏剧鉴赏能力。 2 探讨作品主题,认识当时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的现实,提升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编有杂剧名目62种,现存18种。代表作有杂剧《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所作散曲今存套曲十多套、小令四十多首,其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方面地揭示了金元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和斗争精神。 二、探究背景 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而元代则达到了最高峰。元王朝在至元年间由政府设立“斡脱总管府”“斡脱所”作为官营高利贷的法定机关。帝王、后妃、贵臣、军官及豪强地主等,都通过这个机关进行高利贷剥削。地方上的土财主则开解典库(当铺)作为私营高利贷的处所。私人间的借贷也按照官府所定利率计算。例如本银一锭,满一年,本息共二锭;满十年,本息共一千零二十四锭。这种利息叫作“羊羔儿息”。满期,债户无力偿还,那么债户的牲畜、房屋、田地,甚至妻子儿女便当作抵押品被抢夺走;再不够,就连累到子孙、宗族和亲友,要他们代偿或做抵押。 当时,官员腐败,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便把看到的、听到的有关百姓的悲惨遭遇写进他的剧作中,《窦娥冤》便是其中之一。 三、结构脉络 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元杂剧 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近于现代话剧中的“幕”,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整套,须一韵到底。“楔子”相当于现代戏曲的“序幕”或“过场戏”,一般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也可置于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一般一本只用一个楔子,也可不用。 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因为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作宾白。 科介:也称科范,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3.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角。包括正旦、外旦、大旦、小旦、老旦、搽旦等。 末:男角。包括正末、副末、冲末、小末等。 净:俗称“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杂: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你搜集的内容: _____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盗跖( )      埋怨( ) 错勘( ) 哥哥行( ) 亲眷( ) 罪愆( ) 尸骸( ) 苌弘化碧( ) 枷锁( ) 刽子( ) 亢旱( ) · · · · · · · · · · · zhí mán kān háng juàn qiān hái cháng jiā guì kàng ( ) ( ) 哗 ( ) 赫 提防( ) 提起( ) 二、字形辨识 ( )前台后 ( ) 塞湖 ( ) 苗助长 寒 喧 煊 dī tí 应验( ) 应该( ) yīnɡ yìnɡ yǎn yàn yà xuān xuān xuān 暄 偃 堰 揠 三、词语辨析 1.分辨·分辩 辨析 “分辨”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倾向于用眼睛看,用脑子思考。 “分辩”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倾向于用嘴说。 填空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① 分辩道:“我之所以把这道题做错,是因为② 分辨不清楚A、B有什么区别。 分辨 分辩 2.嘱咐·吩咐 辨析 “嘱咐”侧重于叮嘱、告诫。不含强制命令的意思,语义较轻。 “吩咐”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口头指派或命令。通常带有强制性语气,语义较重。 填空 ①带着家人的 ,带着乡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