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并在答题卡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笼形蛋白(6条肽链组成)衣被小泡,介导高尔基体、细胞膜中相关物质的运输。笼形蛋白形成的衣被中含有衔接蛋白(APn)。它介于笼形蛋白与衣被中的配体受体复合物之间起连接作用。目前至少发现4种不同类型的衔接蛋白,可分别结合不同类型的受体,形成不同性质的转运小泡,如AP1参与高尔基体→内质网的运输、AP2参与细胞膜→内质网的运输、AP3参与高尔基体→溶酶体的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被小泡参与的各种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B.衔接蛋白的类型决定了小泡运输的方向 C.笼形蛋白含6条肽链,说明是由6个基因指导合成的 D.衔接蛋白一端结合不同的受体,另一端结合笼形蛋白,说明它只有一端具有特异性 2.原尿中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两种转运蛋白SGLT1和SGLT2被重吸收。这两种蛋白都利用钠梯度将葡萄糖从管腔中转运到肾小管近端细胞中。在此处,葡萄糖通过GLUT通道被动扩散,并被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回收。SGLT1在小管中的位置与SGLT2不同,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大约是SGLT2的十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属于肾小管腔,乙属于组织液 B.醛固酮分泌增加时,会促进图中的向右的运输过程 C.葡萄糖的重吸收主要依赖SGLT1载体,因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更强 D.肾小管近端细胞甲侧的细胞膜蛋白与乙侧的细胞膜蛋白种类与数量存在差异 3.细胞内存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以维持目标蛋白含量的稳定。该系统由活化酶(E1)、结合酶(E2)和连接酶(E3)组成,这些酶可激活泛素并将其结合到目标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第一个泛素附着后,E3可通过形成泛素-泛素异肽键来延长泛素链。泛素化蛋白可通过去泛素化酶去除泛素。多泛素化蛋白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释放短肽和可重复使用的泛素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将目标蛋白分解为短肽的过程需要三种酶参与 B.目标蛋白不断与泛素结合形成泛素链的过程,不断直接消耗ATP C.降解释放的泛素可重复使用,释放的短肽也可直接用来合成蛋白质 D.该系统维持细胞内目标蛋白含量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4.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后也可以氧化分解,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脂肪酸必须经ATP活化生成脂酰辅酶A,在肉毒碱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生成乙酰辅酶,乙酰辅酶最后彻底氧化生成和水,同时释放大量。下图为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循环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脂肪必须转化为乙酰辅酶A才能进入线粒体 B.由图可知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C.乙酰辅酶生成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D.脂肪酸的活化需要消耗ATP,该活化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5.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T-DNA插入到水稻细胞M(基因组成为AA)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两条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链上的一个脱去氨基变为,脱氨基只发生在第一次有丝分裂过程中。将细胞培育成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产生既含有,又含有的生殖细胞 B.M细胞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都含有正常A基因的概率为 C.经次有丝分裂后,理论上脱氨基位点为的细胞占 D.该基因修饰系统,造成的基因结构的定向改造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6.果蝇星眼、圆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星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