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8058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46865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课,唐朝,建立,贞观之治,课件,18张
  • cover
(课件网) 回顾:结合材料,分析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618年 李渊太原起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一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618年 626年 问题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唐朝实现了全国统一 唐朝建立及统一,为唐朝的兴盛奠定基础。 问题2:上述变化可能会对唐朝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唐朝建立 1.时间: 2.开国君主: 3.都城: 618年 李渊(唐高祖) 传位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 长安 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 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魏征传》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一谈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理念? 认识:吸取隋朝速亡教训,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虚心纳谏。 做法:任用贤能 魏征 房玄龄 杜如晦 镜子 房谋杜断 唐太宗的治国政策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隋: 隋:提出三省六部制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群相)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失误;抑制相权,加强皇权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死者不可再生,用法须务在宽简……自今以后,大辟(死刑)罪警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 ———[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③完善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等。 唐代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太宗尝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 ———《贞观政要·卷三》 ⑤减轻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上以农为政本,诏州县劝课农桑,岁终考其殿最。(贞观三年)诏天下州县,并免一年租赋。 ———《新唐书·卷二》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 武则天的统治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名曌。有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则天大圣皇后”。高宗时期皇后,有多年协助高宗治国的经验。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登基称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这个时期通常称作“武周”,学界主流是把它看作唐朝的特殊时期。 武则天的功绩有哪些? 政治 经济 影响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①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 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①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 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②为后来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 问题1:指出影响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评价标准的不同、研究程度的深浅、当时的政治环境、个人立场…… 问题2:如何形成对历史人物的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