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9600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七 文学文化常识 训练(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2263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文学,解析,原卷,训练,常识
    本卷得分:_____/27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1.[2023·滨州改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赋”“比”“兴”。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C.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解析】A.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风”“雅”“颂”是内容分类。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B.《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C.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中的“天启”是天干地支纪年,“壬戌”是皇帝年号纪年。 【解析】D.“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 干地支纪年。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闻一多,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马说》《石壕吏》这些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名篇,也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手。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解析】C.《石壕吏》的作者是杜甫,他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阿来,藏族,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他也成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奖者。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一篇游记,这篇文章以散文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C.《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D.《卖炭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该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应该改成《登 勃朗峰》,“散文笔法”改为“小说笔法”。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李白、杜甫、白居易被誉为“唐代三大诗人”。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杜甫则直面了唐朝没落,写下了“三吏”“三别”这样的经典;白居易前期作品有兼济天下之心,后期有独善其身之意。 B.在中国古代,兄弟之间的长幼排序有一定的称呼,其中“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或最小的。 C.《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在得偿夙愿后,作者阿来像一滴水一样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人生之行。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