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9633

6.1《老子》四章 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299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老子,四章,练习,答案
  • cover
6.1《老子》四章 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节选自《<老子>四章》) 材料二: 郑子产献捷于晋①,戎服将事。晋人问陈之罪,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②。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③。而封诸陈,以备三恪④。则我周之自出,至于今是赖。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以冯陵我敝邑,不可亿逞。我是以有往年之告,未获成命,则有我东门之役。当陈隧者,井堙木刊。敝邑大惧不竞,而耻大姬。天诱其衷,启敝邑心。陈知其罪,授手于我,用敢献功!” 晋人曰:“何故侵小?”对曰:“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自是以衰⑤。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晋人曰:“何故戎服?”对曰:“我先君武、庄,为平、桓卿士。城濮之役,文公布命曰:‘各复旧职!’命我文公戎服辅王,以授楚捷,不敢废王命故也。”士庄伯不能诘,复于赵文子。文子曰:“其辞顺,犯顺不祥。”乃受之。 冬十月,子展相郑伯如晋,拜陈之功。子西复伐陈,陈及郑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 晋程郑卒。子产始知然明⑥,问为政焉。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子产喜,以语子大叔,且曰:“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子大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注】①公元前548年,郑国子产与子展一起率军攻入陈国国都。随后,子产前往晋国奉献战利品。②虞阏父:舜的后代。陶正:执掌制陶业的官。先王:指周武王。③大姬:周武王长女。胡公:虞阏父之子。④三恪: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为王侯,以示敬重。⑤圻:方圆千里。同:方圆百里。衰(cuī):按等级递减。⑥然明:又名稷蔑,郑国大夫,面容丑陋,曾预言晋国大夫程郑将死。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先王之命A唯罪B所在C各致D其E辟F且昔G天子之H地一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耻,使……蒙羞,使动用法,与《师说》“而耻学于师”中的“耻”用法相同。 B.如,往,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其礼乐”中的“如”意思不同。 C.文,文采,与《<论语>十二章》中“质胜文则野”中的“文”意思相同。 D.语,告诉,与《琵琶行并序》“又闻此语重唧唧”中的“语”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国曾向晋国表达伐陈诉求,未获晋国授命,而发生了陈伐郑东门之役,后来郑国攻入陈国国都,陈国知罪乞降。 B.子产认为,陈国如今完全忘记了周朝的大德,不顾念郑国的恩惠和姻亲,仗着楚国之强势,侵犯郑国,不可纵容。 C.晋国不满郑国私自伐陈,便令士庄伯质问子产,子产不卑不亢地申明理由,一一化解,最后晋国接受了战利品。 D.子产询问然明为政之道,然明回答说要视民如子,见到不仁之人就诛杀,令子产放下对他的偏见,了解到其内心。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