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下表列出了一些地点的重力加速度,通过表中数据可知( ) 标准值: 地点 纬度 赤道海平面 0° 低纬度 ↓ 中纬度 ↓ 高纬度 9.780 广州 23°06' 9.788 北京 39°56' 9.801 莫斯科 55°45' 9.816 北极 90° 9.832 A.纬度越高,g越小 B.纬度越高,g越大 C.纬度越高,g不变 D.g的大小与纬度无关 2.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引力为F,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引力为( ) A. B. C. D. 3.假设地球质量不变,而地球的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从地球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 ) A.倍 B.2倍 C.倍 D.倍 4.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完成了对火星的探测,探得火星半径约为3400km,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4m/s2,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 m2/kg,则火星的质量约为( ) A.2.03×1014kg B.6.93×1023kg C.6.93×1017kg D.2.03×1017kg 5.如图所示,甲是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乙是“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周期约90min),丙是地球的静止卫星,它们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它们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乙>a丙>a甲 B.它们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v丙<v甲 C.他们运动的周期大小关系是T甲>T丙>T乙 D.卫星乙的运行速度大小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6.中国在2022年发射的实践二十一号(SJ-21)卫星,实施了一项“太空城管”的“轨道清扫”任务,捕获并拖走了一颗失效的北斗二号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地球静止卫星的过程如图所示,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km/s B.卫星在Q点通过减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 D.在Q点,卫星在轨道Ⅰ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时的加速度 7.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 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扭秤实验”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C.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D.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伽利略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8.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A与距离地面约400km空间站B对接前的环绕轨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加速上升阶段处于失重状态 B.飞船的线速度比空间站的小 C.飞船的向心加速度比空间站的小 D.飞船的运行周期比空间站的小 9.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木星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时,称之为“木星冲日”,若2022年9月26日出现一次“木星冲日”。已知木星与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5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2024年 B.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2023年 C.木星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D.木星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的小 10.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16颗中轨道MEO北斗卫星和1颗静止轨道GEO北斗卫星,构成“”的北斗全球导航星座基本构型,为全世界提供北斗导航信号。中轨道MEO是位于低地球轨道(2000千米)和地球静止轨道(35786千米)之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