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 A. 糖类、脂肪、维生素 B.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 糖类、脂肪、蛋白质 D. 蛋白质、水、无机盐 2.小肠是消化道中的主要消化器官,能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这是因为小肠中有( ) A. 多种消化酶 B. 盐酸 C. 小肠绒毛 D. 胆汁 3.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将牛奶及奶制品摄入量由300克改为克。牛奶及奶制品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等,因其富含( ) A. 纤维素 B. 糖类 C. 脂肪 D. 蛋白质 4.2024年11月3日,杭州马拉松在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36 000名跑者踏上了一场穿越历史与现代的奔跑之旅。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 乳酸 B. 二氧化碳和水 C. 酒精和水 D. 二氧化碳和酒精 5.人体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如图是消化系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④、⑥、⑨属于消化腺 B. ③属于消化道,但无消化功能 C. ④能分泌胆汁,能消化蛋白质 D. ⑧表示的大肠没有吸收功能 6.如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速率,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酶具有高效性 B. 酶具有专一性 C. 温度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D. 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7.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 B. 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C. 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D. 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8.下列关于人体的某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描述不对应的是( ) 选项 结构特点 功能 A 毛细血管壁极薄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B 小肠绒毛数量巨大 有利于小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 C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有利于心脏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 D 膀胱壁伸缩性很大 有利于产生尿液,保持体内水盐平衡 9.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可以全部或部分切割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从而实现血型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型血可以转化为型血 B. B型血可以转化为A型血 C. 型血可以转化为型血 D. 型血可以转化为B型血 10.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的结构或生理作用分别是( ) A. 出球小静脉、重吸收、滤过 B. 出球小动脉、重吸收、滤过 C. 出球小静脉、滤过、重吸收 D. 出球小动脉、滤过、重吸收 11.已知枯草杆菌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现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淀粉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11题) A. 上述实验应在环境下进行 B. 由图可推断,该淀粉酶在时比时活性低 C. 强酸不会使淀粉酶变性失活 D. 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连续从13降至7,淀粉的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增快 12.《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2题) A. 体循环的路径:左心室 乙 右心房 B. 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 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3.(8分)超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