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1287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日期:2025-04-1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3885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4月,答案,试卷,生物,考试
  • cover
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4月份考试 生物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油炸臭豆腐是我国一些地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入含有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发酵产生了不同的代谢物使得该臭豆腐具有特殊的味道 B. 发酵瓶装入八成满可防止乳酸菌发酵产生的CO2使发酵液溢出 C. 卤汁中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不存在竞争关系 D. 了防止杂菌污染,在装入发酵瓶前要对豆腐和卤汁进行煮沸 2.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工程的不足之处是菌种有差异、杂菌情况不明和发酵过程的控制缺乏标准 B. 通过发酵工程用酵母菌等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C. 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就是不含有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 D. 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性状优良的菌种选育 3. L—谷氨酰胺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精神障碍、酒精中毒、癫痫病人脑功能障碍等疾病,也可以作为营养增补剂、调味增香剂。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7.0,通过以下代谢途径发酵生产L—谷氨酰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可判断发酵过程中是否发生杂菌污染 B. 在发酵初期控制pH为7.0,后期调PH为5.6,有利于提高L—谷氨酰胺产量 C. 提高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L—谷氨酰胺产量 D. 发酵结束后,可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L—谷氨酰胺 4. 某同学将5个手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然后用肥皂将该手洗干净,再将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同种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将这两个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发现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皿中菌落较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需要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对待检测的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 培养基中的氮元素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核糖等物质所必需的 C. 该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是为了筛选手上的微生物 D. 从实验结果来看,洗手后我们不能直接进行无菌操作 5. 我国是世界上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焙烤的目的是加热杀死种子胚和使淀粉酶失活 B. 碾磨有利于淀粉与淀粉酶充分接触,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分解 C. 蒸煮的目的只是产生风味组分,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 D. 啤酒发酵过程中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6. 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流水充分冲洗后的外植体,用酒精消毒30s,然后立即用蒸馏水清洗2~3次 B. 幼嫩的菊花茎段细胞的全能性比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高 C. 接种时,需要把外植体的形态学上端插入无菌培养基中 D. 从激素比例及浓度角度来考虑,菊花组织培养中需要配置3种培养基 7. 鱼腥草中的次生代谢物萜类物质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荨麻疹,实验人员通过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可大量获取鱼腥草细胞中的萜类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鱼腥草中的萜类化合物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 培养过程中所用的外植体一般取自鱼腥草的成熟区细胞 C. 培养过程中,悬浮细胞密度过大不会限制悬浮细胞的增殖 D. 为了有利于外植体的脱分化,往往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 8. 铁皮石斛的主要成分石斛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铁皮石斛自然条件下繁殖力很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铁皮石斛是解决其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相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数字代表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