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2151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7次 大小:569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政治,-2024-2025,必修,统编,高中,学年
  • cover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2.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具体要求 3.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的正确性,增加我国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法治社会的信心。 2、科学精神: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生活中的相关案例。 3、法治意识: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坚定尊法守法学法的信念。 4.公共参与: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国家立法中,同时个人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法治中国的氛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的原则。 难点:依法治国为什么和怎样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和怎样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 必要性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建设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发展前景。 重要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 ,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总目标:建设 ,建设 。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 ,形成完备的 、高效的 、严密的 、有力的 ,形成完善的 。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 一体建设,实现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习近平法治思想 特点 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 内容 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 、怎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地位 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②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最新成果, 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知识点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原因 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要求 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 统一起来。 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 2、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原因 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要求 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推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4、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原因 平等是 的基本属性。 要求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 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②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原因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共同发挥作用 要求 ①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