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3610

6.1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314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推理,演绎,概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 cover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6.1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概念。 2.明确推理的分类和演绎推理的种类。 3.把握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4.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学科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 明确推理的含义、结构、种类,把握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学会从已知推断未知,增强行动的前瞻性,提升科学精神素养。 2.公共参与: 掌握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遵循科学推理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运用逻辑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理性思维的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演绎推理的概念、步骤和方法。 难点:正确运用演绎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材料和搜集整理推理和演绎推理引发的小故事及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的拓展性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精选素材,科学设置情境,精心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查阅相关材料和搜集整理推理和演绎推理引发的小故事及典型案例;利用网络查阅相关的拓展性材料,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境导入 导入一 女青年小江到玩具店为儿子购买一只小熊,售货员问她买哪种颜色的,她说:“我儿子不像讨厌蓝色那样讨厌黑色,也不像讨厌白色那样讨厌紫色,他对红色不如对棕色那样喜欢。” 假如你是该玩具店的售货员,你会给小江拿哪种颜色的小熊呢 导入二 胡适订了好几份报纸,一天其他报纸都送到了,唯独缺少一份《字林西报》,凡事都爱琢磨的胡适立刻进行了一番推理,并得出三种可能: 一、送报的人忘了;二、我的报费到期了;三、今天就没报纸。经过一番思考,胡适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因为《字林西报》是英国报纸,遵循“银行假期”,胡适又翻阅了日历和大字典,便成功得出“昨日放假,今日无报”的结论。哪知午饭时家人却把《字林西报》送来了,原来,送报人隔着篱笆把报纸抛到院中树下,家人没有看到。事实证明胡适的推理是错误的,他便将这件事记在日记里,以此自警。 胡适的推理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你能指出他错在哪里吗 精彩课堂 总议题: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子议题一: 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情景材料一 教材第43页“探究与分享”。 情景材料二 1911-1919年,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系统地研究了当时理论物理的一切新成果,特别引起他注意的是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论述量子的著作。他注意到爱因斯坦1905年在光量子理论中提出的辐射中波和粒子共存是自然界的一个本质现象。在莫里斯作了X射线谱的研究后,德布罗意觉察到电磁辐射的这种二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了力学中的哈密顿———雅可比理论后,德布罗意在其中发现了一种波粒统一的初期理论,而在深入地研究了相对论后,他深信这种统一一定是一切新的假设的基础。 最后,在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的启发下,德布罗意根据类比的方法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更一般的物质粒子,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即和光一样,也具有波动———粒子两重性。在这个过程中,德布罗意运用一系列有效推理,推出了“物质波”理论。 凡物质粒子都是有质量的,凡有质量的都是有能量的,凡有能量的都是有频率的,凡有频率的都是有脉动的,凡有脉动的都是有波动性的,所以,实物粒子都是有波动性的。 1927年的电子衍射图样的发现,证实了德布罗意推测的物质波的理论。1929年,德布罗意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情景材料三 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之和都是180度。 情景材料四 教材第44页“探究与分享”。 学生互动1: 结合情景材料一,谁是作案人 你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教师精讲: 作案人是丙和丁。具体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