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自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学校组织了“寻英雄事迹,书时代赞歌”主题活动。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5分) 活动一 英雄人物我了解 一、同学们搜集了相关人物资料,其中一位科学家的事迹引起了你的关注,你整理了他的事迹,请完成下面的问题。(15分) 俞鸿儒院士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技术的奠基人,他多年来坚持 duàn liàn身体,坚守岗位60载,即使实验 fán máng也从未倚仗资历搞特殊(shū zhū),堪(kě kān)称智慧与谦逊的典范。无数后辈对他无比 zūn zhòng,并 yóu zhōng地赞叹其高尚的品德。如今96岁的他虽头发已经 cāng bái,但依然头脑 qīng xǐng、态度 cí xiáng地指导后辈进行科研,将 zhǎn xīn的力量注入科研事业,使其永不黯(hēi àn)淡。 1.请用“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请你根据拼音,将英雄事迹中缺失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3.请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补全对俞鸿儒院士的赞语。(4分) 赞语: 拥有非凡的勇气与智慧, 能开创出前所未有的道路; 问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 俞鸿儒院士一定名列其中。 二、当代英雄助力国家飞速发展,得益于先辈英烈们英勇无畏精神的激励,同学们整理了部分英烈的事迹一起探讨,请完成下面的问题。(30分) ①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 qiān zì的一瞬间,毛主席 xià yì shí 地踌(shòu chóu)躇(chú zhù)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10课句子] ②沃(ào wò)克医生sù rán qǐ jìng:“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róng xìng。”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11课句子] 1.请你用“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将英烈事迹补充完整。(7分) qiān zì xià yì shí sù rán qǐ jìng róng xìng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有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忠骨”指的是忠烈之士的遗骸,在课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B.“马革裹尸”就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C.这两句话通过诗意的语言直接传达了毛主席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D.这两句话是对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们的真实写照。 3.请你对两个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方法进行标注,并剖析人物的内心情感。(8分) (1)①句描写方法: 内心情感: (2)②句描写方法: 内心情感: 4.看了同学们整理的英烈事迹,老师分享了董存瑞的故事,请你体会例句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任意选择一种情景,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照样子写一写。(4分) 例句:董存瑞庄重地整整军帽,走上点将台,神情庄严地举起右手,向团首长表决心:“全连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班,我们绝不辜负首长和全连同志们的期望!” 佳节团聚 挚友分别 意外惊喜 5.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让你深受感动,你准备整理以“家国情———为主题的古诗,以激励自己时常葆有一颗爱国心。(8分) 情感主旨 诗句梳理 对国家统一的期盼 家国情怀是“却看妻子愁何在,(1)___ _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听闻失地收复的喜悦情态。 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忧虑 家国情怀是(2)“_____,_____ _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殷殷期盼。 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家国情怀是(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王昌龄《从军行》)中对英勇战斗和保家卫国的歌颂。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25分) 活动二 英雄精神我体会 为了更深刻地体会英雄精神,你找了一组作品来细细体悟,请阅读文本,回答问题。(25分) 文本一: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①。 未收天子河湟地②,不拟③回头望故乡。 【注释】①咸阳:这里指唐代都城长安。②河湟地:指河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