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4643

3《现代诗二首》课件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0978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现代诗二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现代诗二首 部编 · 四年级上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的诗歌,是描 写秋天傍晚江上景色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江面的美吧!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 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读准字音 cháo wěi 苇 刘大白 (1880 — 1932),现代 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浙江绍 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始用白 话作诗,是新诗的倡导者,尝 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 《旧梦》《卖布谣》等。 课文感知 带着对秋景的喜爱之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画面。 双翅 一翻, 把斜阳/ 掉在江上; 头 白 的 / 芦 苇 , 也妆成/ 一 瞬的/红颜了。 归巢的/鸟儿, 尽管/ 是 / 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我看到了倦 鸟 归 巢,驮着斜阳凌江飞渡,江 边的 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画面: 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 黄昏前要落 山的太阳。 鸟儿要干什么 是什么样的状态 课文感知 “驮”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呢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 将鸟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 写得富有诗意化。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突出了鸟的疲倦, 劳累的状态。 朗读时,表现出对鸟儿的怜 惜之情。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1小节。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 瞬的红颜了。 画面: 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 瞬 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课文感知 形象展现了江中夕阳 的倒影好像从鸟翅上 掉下来的一样。 拟人。写出了夕阳 的光辉洒在芦苇丛 中的景象。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 一 瞬的红颜了。 从“掉”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加 了 色 彩 。 “ 头白 ” “ 红颜 ”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 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给图画增 “ 妆红颜 ” 课文感知 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 请你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朗读时带着对大自然的喜 爱之情,读后两句,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2小节。 边读边想象画面。 倦鸟归巢夕阳西下 抖落斜阳苇妆红颜 景色迷人, 画面美丽。 秋晚的江上 课文感知 《秋晚的江上》展现了 一幅 暮江鸟归 的画 面,色彩鲜明,画面感非常强。 拓展延伸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第二课时 趣味导入 秋在刘大白眼中是“妆成一瞬的红颜”,在诗 人徐志摩眼中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 文 。 2. 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 的 画 面 。 3.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luó 罗 bà 霸 zhàn 占 徐志摩 (1897—1931年), 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坊, 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 翠的一夜》等。 花牛在草地里 睡 觉_、 走 、 -0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 朗 读诗歌,概括花牛都做了哪些事 坐 、 做梦 课文感知 课文感知 花牛在草地里眠, 生动地描绘出天空白 云朵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朵的情景。 作者的视线转移到了天上。 活灵活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