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小升初六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考点一 修辞手法 1. 名称及特点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名称 特点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和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名称 特点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 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名称 特点 排比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设问 设问的特点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也就是自问自答。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名称 特点 反问 反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可用感叹号。 对偶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名称 特点 双关 双关是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层含义实则表达另外一层含义的修辞手法。 借代 借代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是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以事代情。 反复 反复指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 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2. 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的事项 (1)“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包含“像”字的非比喻句,有的表猜测,如“这天像是要下雨了”;有的表举例,如“像大熊猫这样的珍稀动物,我们要加以保护”;有的表想象,如“登上城楼,我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战士”,等等。 (2)不能混淆对偶和对比。 对偶主要是结构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 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3)反复不是重复。 反复是修辞手法,起增强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重复是一种语病,一般表现为使用不同的词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如“天气渐渐地慢慢地变冷了”,这句话中的“渐渐地”“慢慢地”意思相同,属于重复。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典例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夸张) B. 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设问) C.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拟人) D.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排比)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解析 根据句子内容、结构上的特点,判断修辞手法。B项包含表示反问的“何不”,所以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答案 B 专题五 修辞手法与标点符号 ■考点二 标点符号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阶段标点符号的学习作了明确规定: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