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6528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024)1.2《做事要仔细》教学设计 (含2课时,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4285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小学,做事要仔细,2课时,教学设计,道德,2024
    《做事要仔细》 第1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课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道德修养中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责任意识中的“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对自己负责”;学段目标中的“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学段内容中的“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形成做事认真,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品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本课教材内容分两个栏目:“生活中的‘小马虎’”“仔细做 不马虎”。第一个栏目“生活中的‘小马虎’”从学习及生活方面引导学生反思是否有马虎的现象,并找一找马虎的原因。第二个栏目“仔细做 不马虎”引导学生寻求克服马虎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认真细心,养成良好习惯。教材副本《“小马虎”添麻烦》以绘本的形式探讨马虎带来的麻烦。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栏目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课前对一年级学生、家长做了调查和访谈,发现以下情况: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因马虎抄错题、算错题、漏做题;会忘记带学习用品,忘交作业等等。在生活中,也常因马虎没听清事情,做错事、忘记事、耽误事。在情感态度上,他们年龄小,缺乏对“马虎”的认知;在行为习惯上,缺乏责任心,还未产生克服“小马虎”行为的驱动意识;在知识与技能上,对“马虎”的产生原因了解得比较片面,不太了解“马虎”产生的危害以及克服“马虎”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马虎的表现,学习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 2.初步感受马虎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麻烦。 3.学会初步探究马虎的原因,懂得自我剖析,查找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马虎带来的麻烦和探究马虎形成的原因。 2.教学难点: 分析马虎形成的具体原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一、视频引入,畅所欲言(3分钟) 1.播放视频:《马虎画家》 2.提问:画家为什么会失去孩子又赔了那么多钱? (预设:画画不专心,不认真,粗心大意。) 观看视频,谈一谈感受 以视频导入,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发现马虎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结揭题:做事不专心,不认真,粗心大意,随随便便,这种情况我们称为马虎。 探究新知 活动一:找找“小马虎”(10分钟) 1.展示图片: 呀,扣子又扣错了…… 我的铲子呢? (3)唉,又漏做了一道题 2.找一找:你身边有“小马虎”吗? 3.交流分享:和同学分享一下学习和生活上的“小马虎”…… 4.分一分游戏:邀请同学上台参与游戏,区分哪些行为是马虎,哪些行为是不马虎。 找一找身边的小马虎。 参与游戏,进一步感受马虎的行为表现。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马虎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总结升华: 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一点小马虎给自己带来麻烦,要想不做小马虎,可要学会细心。 活动二:“小马虎”添麻烦(10分钟) 1.出示绘本故事:《“小马虎”添麻烦》 2.想一想:小明的书忘在家里了,他给爸爸、学校的保安叔叔还有老师带来了哪些麻烦? 3.说一说:自己做过的马虎事里给别人都带来了哪些麻烦? 4.齐读歌谣:《马虎真可怕》 阅读绘本故事《“小马虎”添麻烦》 联系生活说说因为马虎给别人带来的麻烦…… 齐读歌谣。 学生结合实际反思生活中自己的“小马虎”事件,认识到“马虎”不仅给自己带来麻烦,还会影响别人,引起大家的重视。 总结升华:马虎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同时也会给别人增添麻烦。所以马虎真的要不得,会耽误事,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15分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