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时 第2课时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 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 文化遗产之一,你知道是哪四本书吗 它们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第1课时 《三国演义》主人公: 曹操 刘备 孙权 诸葛亮 周瑜 《水浒传》主人公: 宋江 林冲 鲁智深 武松 李逵 《西游记》 主人公: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红楼梦》 主人公: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你对《三国演义》中 的曹操、诸葛亮、周瑜三 人有什么了解 谁来简单 地说一说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 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 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 五年级语文下册 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 (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 (3)怎样借箭 故事背景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 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 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 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 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 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 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 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 陷害,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初读课文 阅读要求: ●做到“三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 ●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 在读懂了的地方做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 用红笔做上记号。 yú 周瑜 l 毛 nǔ 弓弩手 翎 íng jì 妒忌 zhài 水寨 chéng 丞相 màn 幔子 nà 呐喊 dū 都督 léi 擂鼓 字词学习 , 整体感知 > 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 为什么要借箭 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三天 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 怎样借箭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 船向曹操“借箭”。 > 本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默 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 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 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 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借箭起因。 第二部分(3~9):借箭经过。 第三部分(10):借箭结果。 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 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 瑜是怎么做的呢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 相关的语句。 细读课文 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 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 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 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 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 来报告我。" > 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 定诸葛亮的罪。 > 定诸葛亮的什么罪 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 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 > 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 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 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十万支箭。这说明 了什么 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 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 诸葛亮说的话。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 用什么兵器最好 ”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 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 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 “十天造得好吗 ”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 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 马上要跟曹军交战,但军中缺箭, 军情紧急。 > 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 不是,是周瑜想给诸葛亮安一个罪名。 > 齐读周瑜说的话,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 样的人 阴险、狡诈、公报私仇。 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 说的话。 “用弓箭最好。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 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 了大事。” “只要三天。”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 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今天来不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