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287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五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发展课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85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社会,人教,练习,课件,发展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 1.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之所以是前进的、上升的,是因为(  ) A.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B.生产关系多数情况下都会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多数情况下都会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解析: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A项符合题意;B、C两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不构成题干的原因。 答案:A 2.“简政放权”四个字,最终浓缩成一个“简”,一个“放”。“简”是简化,代表着科学的制度设计、程序设计;“放”是放下,表达的是手握权力的部门的改革决心和魄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简政放权是(  ) ①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③对上层建筑的调整 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从材料可知,简政放权调整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①排除,③正确;在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不再是对抗性矛盾,因而这一关系的调整属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根本性变革,②排除,④正确。 答案:D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农村也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村走向新型集体经济。新型集体经济以壮大集体利益为基本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财产联合或者劳动联合,实行共同经营、民主管理、利益共享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材料反映出 (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发展具有反作用 解析:依据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农村也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村走向新型集体经济,由此可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A项正确;新型集体经济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不是上层建筑的调整,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历史上的一切道德论根本上来说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直到现在社会还在阶级对立中向前运动,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一论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范畴,历史上的一切道德论根本上来说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直到现在社会还在阶级对立中向前运动,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涉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排除;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④错误。 答案:B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三次改革与发展的“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这场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增长,解决了绝大多数地区的温饱问题。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通过“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化模式,转移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农村正面临改革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即农村城镇化。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知识,分析我国农村的三次“浪潮”。 答案: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