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517

4.1原子结构发展历程 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91358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第三,必修,选择性,物理,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4.1 原子结构发展历程 人教版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课程标准要求和核心素养】 了解人类探索原子及其结构的历史,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领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思想。掌握发现错误--分析原因--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材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的核式结构,但并不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本单元介绍了科学家怎样一步一步深入认识了原子结构,学生通过这段历史可以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01 了解人类探索原子及其结构的历史 02 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目 标 明 确 典型例题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类探索原子及其结构的历史,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爱因斯坦 普朗克 康普顿 玻尔 德布罗意 通过观察上面照片,有没有发现少了两个重要的人物 这是我一句话概括的上述涉及到人物的重要事迹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 汤姆孙电子发现 普朗克 量子说 玻尔量子理论引入原子结构 爱因斯坦 光子说 康普顿效应 德布罗意波 普朗克通过能量子假说创立了黑体辐射理论 爱因斯坦通过光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并提出光电效应方程,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康普顿通过光子模型假说成功解释了康普顿效应 J.J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发现电子,并提出了“西瓜模型” 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否定了“西瓜模型”,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的研究,提出了轨道量子化的“新原子结构理论” 德布罗意通过实验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对原子结构发展历程有重大贡献的是谁呢? J.J汤姆孙--发现电子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轨道量子化 阅读课本78-80页,请同学们讨论完成 小卡片 一、电子的发现 (6分钟) 活动一 一、电子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高压电场的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穿过D1D2后沿直线打在荧光屏P上。 (1)当在平行极板上加如图所示的电场,发现阴极射线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向下偏,则可判定,阴极射线带有__负电荷_____。 电子发现的历程 猜想: (1)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2)阴极射线是带电微粒.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让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 测出了粒子的比荷 发现电子 发现阴极射线带负电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阅读课本80-82页,请同学们讨论完成 小卡片 二、原子的结构模型 (8分钟) 活动二 二、原子的结构模型 1.汤姆孙原子模型 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_____,_____弥漫性地_____在整个球体内,电子_____其中,有人形象地把汤姆孙模型称为“西瓜模型”或“_____模型”. 2.粒子散射实验 (1)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_____、_____、_____、荧光屏等几部分组成,实验时从α粒子源到荧光屏这段路程应处于_____中。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_____。 (2)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_____里。 二、原子的结构模型 1.汤姆孙原子模型 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_球体_____,__正电荷_____弥漫性地_均匀分布_____在整个球体内,电子_镶嵌_____其中,有人形象地把汤姆孙模型称为“西瓜模型”或“_枣糕_____模型”. 2.粒子散射实验 (1)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__a粒子源_____、金箔_____、_显微镜_____、荧光屏等几部分组成,实验时从α粒子源到荧光屏这段路程应处于__真空_____中。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