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科学思维的含义和特征练习 一、单选题 1.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每个国民的使命担当。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连续不变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指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立足于人类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反映了思维都是真实内容与正确形式的统一 ③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既肯定共同又肯定区别,违背了矛盾规律 ④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事物的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人们能做到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说明思维具有( ) ①科学性 ②可检验性 ③间接性 ④概括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针对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认为必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出发,挖掘具有更大生态红利和民生福祉的循环经济产业与生态效益工程,在以点带线、连线成片中探索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的新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福利”。这佐证了( ) ①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②科学思维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 ④科学思维就是要把握逻辑要义,揭示出逻辑学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吉林市气象台2023年4月5日19时59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夜间,吉林地区偏南风5到6级、阵风7到9级。局部地区伴有扬沙或浮尘,请注意防范。(预警信息来源: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这说明( ) A.思维具有概括性 B.思维具有间接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思维,这是因为( ) ①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③其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 ④其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斯蒂芬·马尔表示,面对外交关系中的挑战,“我向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建议,开展一个项目,能让我们的学生来到这里,我们做一些在过去实践证明可行的事情,那就是1971年的‘乒乓外交’”。“乒乓外交”留下的启迪历久弥新,体现了( ) ①思维具有间接性,能凭借已有经验和知识,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②抽象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主要特征是运行方式的推导性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对事物发展前景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④历史思维是对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到底哪一个下落得更快?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得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伽利略认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轻的物体会拖住重的物体的速度,下落速度会比重的物体慢;但绑在一起后,两个物体的总重量比重的物体大,下落速度应该比重的物体快。最终伽利略得出“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的结论。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②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具备科学性 ③伽利略的结论体现了逻辑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④伽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