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8039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分层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195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1课,答案,作业,分层,三首
  • cover
2025年统编版五年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课前预习 一、读课文 读读这三首古诗,看看古代儿童的生活有什么趣味,感受他们的天真快乐。 二、学知识 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农人昼(zhòu chǐ)出夜归,在田里辛勤耕耘(gēng yún)。 (2)田地里,几个稚(shuí zhì)嫩的孩童正学着大人的样子锄草。一阵风吹来,水面泛起涟漪(yī qí),也给他们送来清凉。 (3)这份口供(gòng gōng)的内容令人震惊。 2 在田字格中描一描汉字,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组两个词。 3 你知道《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孩童活动的句子是哪两句吗 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记常识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稚子弄冰》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 ”。 3《村晚》是 代诗人 创作的 首 言绝句。 必做题 课后巩固 一、夯实基础 1. 用“ ”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和错别音,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过来。 (1)天刚拂小,农民伯伯就去田里耕云了。 (2)榛树上的蚕静静地等待着白宙的到来。 (3)他在法庭上提供(gòng)的供(gōng)词让人感到意外。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草满池塘水满陂( ) A.池塘 B.池岸 C.山坡 (2)童孙未解供耕织( ) A.供奉 B.从事 C.供给 (3)短笛无腔信口吹( ) A.口腔 B.口形 C.曲调 (4)稚子金盆脱晓冰( ) A.早晨 B.懂得、知晓 C.傍晚 3 3.读诗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两句诗是抓住声音来写的,写出了儿童弄冰时发出的声音特别清脆。 ( ) (2)这两句诗反映了儿童弄冰的动作不够熟练,导致整个冰块碎了一地。 ( ) (3)这两句诗写出了儿童的调皮与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 ) 4 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的是 季的 生活。其中“ , ”体现了农村男耕女织的忙碌生活;“ , ”写出了儿童爱劳动的情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2)《稚子弄冰》 诗中,“ 、 、 ”等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儿童的天真淘气。 (3)《村晚》 诗中,“ ”字形象地写出了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 ”字写出了落日青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4)这三首诗的共同主题是 。 5 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1)丰子恺有一幅画,上面写道:“老牛亦是知音者,横笛声中缓步行。”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2)丰子恺的这幅画上画的是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由此我会想起雷震《村晚》中的诗句“ , ”。 必做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提升能力 1 课内阅读。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 B.敲成玉磬/穿林/响 C.短笛/无腔/信口吹 D.忽作/玻璃碎/地声 (2)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儿童,不过前一首重在表现儿童的( ),后一首重在表现儿童的( )。(填序号) A.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B.天真可爱,自得其乐 (3)《村晚》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 、 、 三者有机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绿草碧水、青山落日图,为后两句写牧童的出场布景。 2 对比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列对第二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田园诗。 B.第一句和第二句直接写男耕女织的劳动场面。 C.第四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D.诗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