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8415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练习题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郭玉英)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878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八年级,郭玉英,2024,北师大,第五
  • cover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晋代《博物志》中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其火”的用冰取火的发明记载,其实质是将冰块制作成(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 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图中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实像。则对此成像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身边的器材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如下图所示,并完成了一些与透镜相关的实验探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此时光屏上成像,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折光能力变弱 C.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是模拟远视眼的成因 D.向胶膜内注入适量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上可以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逐渐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D.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5.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C.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远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6.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缩小的像,如图1所示;随即她调整与水球间的距离,她的像逐渐变大,如图2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了投影仪 B.所成的像是虚像 C.像逐渐变大,是因为王亚平和水球间的距离变小 D.在图2中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小于水球的焦距 7.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墙上手的影子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 C.从镜子里看到的人像是由光反射形成的 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辨别纸币的真伪 8.如图甲,小明利用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如图位置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在图示位置对水透镜抽水,此时模拟的是远视眼的形成原因,用图丙的方法矫正 C.将图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若保持光屏不动,对水透镜抽水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将一远视镜放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像变得模糊了,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6cm ②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③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0.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焦距变短 B.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变小 C.正常人看很远处物体时分辨不清,是由于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D.人眼晶状体凸度过大时为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 二、实验题 11.小虎在了解到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后,对“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