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笔算除法(2)》说课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目录 教材、学情分析 目标、重难点分析 教法、学法阐述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首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笔算除法(2)》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核心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在学生已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重点在于试商、调商的方法以及余数的处理。例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如“学校购买图书”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通过分步骤的笔算过程,逐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解决复杂除法问题(如商中间有0的除法)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已有知识 将要学习的知识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除法计算基础,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但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仍存在困惑,尤其是如何灵活调整初商、正确处理余数。 此外,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需借助直观操作(如小棒分一分、画图)和小组合作来理解算理。教学中需关注易错点,如试商过大或过小、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原则,并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巩固技能。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与调商方法。 难点:灵活调整初商,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 用学生核心素养 和学科核心素养。 用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把握方向, 生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试商、调商,并规范书写计算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经历“发现问题-讨论方法-总结规律”的过程,提升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问题)、直观演示法(分小棒辅助理解)、启发式提问。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归纳总结。 作用:生动的展示出各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学习。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模型、板书设计卡。 学具:练习本、小棒(每组20根)、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计算 2 4 0 80 3 2 4 0 0 4 6 0 20 2 3 4 0 6 0 6 0 0 9 0 0 50 1 8 5 0 4 0 0 4 0 0 0 3 6 0 40 9 3 6 0 0 4 (1)如果每次运21箱,要运多少次? 有840箱货物。 探究新知 840÷21= 840÷21= 2 1 8 4 0 8 4 0 4 0 把840看作800, 21看作20, 800÷20=40, 在十位上商4。 答:要运40次。 2 1 8 4 0 8 4 0 4 0 0 0 0 可简写 十位整除,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0÷21=0,在商的个位上写0。 840÷21= 商的个位上为什么写0? 40(次) 4 有840箱货物。 840÷24 = (2)如果每次运24箱,要运多少次? 8 4 0 24 4 9 6 20 7 2 1 2 3 8 4 0 24 20 840÷24 = 把840看作800,24看作20,800÷20=40,在十位上商4。 96>84,说明商4大了,改商3。 先计算,再交流试商的过程。 432÷24 4 3 2 1 2 4 1 9 2 1 9 2 0 =18 625÷23 =27……4 2 4 4 8 2 8 9 2 1 6 2 0 6 2 5 2 4 6 1 6 1 1 6 5 4 2 3 6 9 3 7 8 1 8 4 2 0 1.把除数和被除数看作整百和整十数再试商。 2.用“四舍”法试商,因为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商容易偏大,造成商与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这时可将商调小。 方法小结 1.列竖式计算。 920÷23 864÷32 704÷44 286÷22 9 2 0 23 4 0 9 2 0 8 6 4 32 2 7 6 4 2 2 4 2 2 4 0 7 0 4 44 1 6 4 4 2 6 4 2 6 4 0 2 8 6 22 1 3 2 2 6 6 0 6 6 =40 =27 =16 =13 对应练习 132÷12=11(万吨) 2.去年某市产生生活垃圾132万吨,平均每月 产生多少万吨? 答:平均每月产生11万吨。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今天我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先试商再调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