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商不变的性质》说课 目录 01. 目 录 02. 教材分析 03. 学情分析 04. 教学目标 05. 教学过程 06. 教学反思 首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商不变的性质》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的第4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通过探究商不变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中的深层逻辑关系,为后续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教材以分物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最终抽象出数学结论。例题设计层次分明,既有直观操作(如分小棒),又有算式对比分析,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 材 分 析 教材分析 学 情 分 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意识,但对抽象规律的总结仍需要具体情境的支撑。 他们对“为什么商不变”存在认知冲突,容易机械记忆规律而忽略本质条件(如“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且“0除外”)。 此外,学生容易混淆“商不变”与“和、差、积的变化规律”,教学中需通过对比强化理解。 能力 前位 知识 思维 以学生 为主体 教学目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在数的运算中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根据这一标准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并能运用规律正确计算。 2: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说教材(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商不变的性质,理解规律成立的条件。 难点 归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的数学表达。 教学方法 教 法 学 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着力已有的知识着手,既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算一算、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在尝试、探索、练习过程中能总结出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磁性小棒、学习单。 学生:每人20根小棒、练习本。 教学过程 02 探究实践 01 情境导入 03 能力提升 04 课堂总结 探索乐园 3 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被除数 8 80 800 8000 除数 2 20 200 2000 商 4 4 4 4 (1)从左往右看,你能发现什么? (2)从右往左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探究新知 被除数 8 80 800 8000 除数 2 20 200 2000 商 4 4 4 4 ×10 ×10 ×10 ×10 ×10 ×10 不变 从左往右看 被除数 8 80 800 8000 除数 2 20 200 2000 商 4 4 4 4 ×100 不变 从左往右看 ×1000 不变 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被除数 8 80 800 8000 除数 2 20 200 2000 商 4 4 4 4 ÷100 不变 从右往左看 ÷1000 不变 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根据每组第1个算式的得数,直接写出 后面两个算式的商。 (1)48÷4=12 (2)3000÷200=15 480÷40= 300÷20= 4800÷400= 30÷2= (3)9÷3=3 (4)56÷8=7 18÷6= 28÷4= 27÷9= 14÷2= 12 12 15 15 3 3 7 7 试 试 一 1.根据552÷46=12,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商。 552÷92= 552÷138= 552÷184= 1104÷46= 16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