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 课型:以合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田野在召唤》 教材分析: 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为二声部合唱歌曲,第一乐段是双句体乐段,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第二乐段两个乐句基本相同,上句开始的节奏给人以推动感,同第一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运用了衬词“梯里通巴”并强调了重音,使歌曲既活泼又有生趣。 教学目标: 1、 能用清新甜美的情绪合唱《田野在召唤》,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旋律线谱以及教师教唱、节奏练习来掌握歌曲,卡农演唱、改编歌词等,来增加歌曲的趣味性。 3、可以唱准歌曲的二声部,并和谐的进行合唱。 教学重点:能分二声部用清新甜美的情绪合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演唱歌曲的第二声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师生合唱,复习导入 1、 复习演唱一遍歌曲第一声部。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歌曲《田野在召唤》现在请同学们来演唱一遍歌曲。 2、 学生再次演唱第一声部,教师用打击乐器伴奏并唱第二声部 ,将演唱录下来并放给同学们听。 师: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请同学们再次演唱一遍歌曲,老师来唱第二声部,并且用乐器来为同学们伴奏。 师:同学们想听我们刚刚合唱的效果么?老师录了音,我们来听听。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学生们已经学会第一声部的演唱,学生复习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来演唱第二声部并用打击乐器伴奏,会立即带给学生们初步的合唱感受,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录音并播放,可以让同学们听见自己的声音,可以找出演唱过程的问题,有利于改正。) 2、 去难化易,学唱第二声部 1、展示歌曲第二声部的旋律线,学唱第二声部。 (注:“O”部分代表需要轻巧的演唱。) 师:请同学们来看二声部的旋律谱,老师来为同学们范唱一下。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啦 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啦 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梯 里 通 巴 梯里 通 巴 田野在召 唤我快快 把路上 梯 里 通 巴 梯里 通 巴 我将 出 发 到 远 方 (1) 请学生仔细看旋律谱,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第二声部,思考二声部与一声部的区别。 师:老师再来演唱一遍,请同学们思考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有什么区别呢? (2) 将两个声部的旋律线展示出来,进行比较。 师:同学们能从两个声部的旋律线中看出区别么? 师:请同学们来跟我学唱“梯里通吧”到结尾的部分。 (3) 教唱第二声部。 师:请同学们看着第二声部的旋律谱来跟老师的钢琴学唱。 (设计意图:小学生音高概念不强,所以学习合唱时很容易将两个声部唱混淆,将两个声部五线谱转化成旋律线来展示给学生,会帮助学生们直接感受到歌曲的音高概念,并且直观的对比出两给声部的旋律区别,加深学生对二声部旋律的印象,方便学生学唱。) 3、 趣味歌唱,巩固提高 1、边伴奏边演唱第二声部。 (1) 将同学们分两组,一组演唱,一组轻轻敲击凳子用2|4拍子来伴奏。 (设计意图:加入节奏伴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活跃课堂气氛。) 2、男女分声部合唱歌曲,女生演唱第一声部,男生演唱第二声部。 3、将女生分两组进行卡农练习。 (1) 一组女生先唱,另组女生晚一句演唱。 师:现在老师将女生分为两组,一组正常演唱,而另一组要在第一组演唱到第二乐句时开始演唱,注意两组不要被对方的歌声干扰。 (设计意图:卡农练习可以克服重复练习歌曲的枯燥感,增加歌曲的美感。)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