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9605

2025年高考历史对标考点: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含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3144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高考,历史,考点,商路,易与
  • cover
2025年高考历史对标考点: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中原地区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A. 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 B. “皮毛路”和“茶马路”相互辉映 C. 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 D. 农耕文化剧烈地冲击了游牧文化 2.下表所示为部分学者搜集的有关新疆“坎儿井”的资料。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资料来源 相关内容 文献比对 “坎儿井”在维吾尔语和古波斯语中的读音和拼写方式完全相同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人曾求助“秦人”传授“穿井”之法,修建地下暗渠 实地调查 迄今已知最早的“坎儿井”发现于西亚(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帝国境内) 吐鲁番等地“坎儿井”在修筑技术上与西汉关中地区广泛使用的井渠法除引用水源类型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 A. 大宛成为西汉与罗马贸易的中介 B. 中国的凿井技术引进自西亚 C. 古波斯文化因亚述人入侵而中断 D. 丝绸之路沿线存在技术交流 3.秦汉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2.0时代的开端。促成这种转变的因素主要是()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明朝对外政策开明 C. 航海技术的进步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4.17~18世纪,随着茶叶贸易的扩大,英国社会出现了下午饮茶并配以少量进食的做法。至19世纪,该做法逐渐演变为讲究社会礼仪的“下午茶”:女士身着飘逸的茶袍、男士身着燕尾服;并有成套配器:茶壶、滤匙、小碟、茶杯、茶叶罐、糖罐、奶盅、三层点心盘与茶匙、个人点心盘与沙漏、茶刀以及夹子等。该材料可用来说明(  ) A. 贸易扩大推动社会消费升级 B. 茶叶贸易加速茶文化大众化转型 C. 英国的社会方式日益东方化 D. 文化伴随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 5.2021年7月,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承载了“大航海时代”以前人类航海活动的历史记忆,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该项目申遗成功(  ) A. 反映了宋元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通 B. 凸显了宋元时期中国经济居于世界中心地位 C. 肯定了宋元中国对近代欧洲社会变革的推动 D. 体现了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 6.唐代不仅有象征着丰收的丝绸图案,更有了以丰收命名的丝绸,如“瑞绫”“散花绫”等。散花绫是河北道邢州的特产,“散花”即“撒花”之意,在黄底上撤满白色的四瓣碎花,寓意为天空撇下了满天飞雪,瑞雪飞舞丰年到。这反映了() A. 中华民族的农耕意识 B. 唐代昂扬上进的时代风貌 C. 丝织技术的时代转型 D. 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 7.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1657年中国的茶叶引入英国,1662年,“饮茶王后”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后,在她的大力推崇下饮茶开始在英国风靡,英国的茶文化拉开序幕。19世纪中期英国人普遍流行喝“下午茶”,英国特色的茶文化不断的发展。这说明(  ) A. 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魅力 B. 统治者强大的个人影响力 C. 英国茶叶种植业规模巨大 D. 文化交流过程中互鉴发展 8.宝相花纹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吉样纹样之一,意寓吉祥平安、如意美满、繁荣昌盛等。唐代是宝相花纹最为流行的时期,如图为敦煌宝相花纹藻井(屋顶装饰图案),其蕴含了中国的莲花、牡丹、菊花,欧洲的卷草、忍冬和中亚的葡萄、石榴等形象。这一现象反映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