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导入新课 一 明士的挽歌 一 明士的挽歌 1966年,江苏苏州虎丘乡的新庄,发现了一座明朝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绘画———《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治国平庸,生活奢靡,喜欢追求新奇刺激,喜欢绘画,尤其喜欢让画师将他的生活都描绘出来。《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是宪宗皇帝亲自监督画成的。 一 明士的挽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朝政的混乱导致了怎样的恶果。 一 明士的挽歌 材料对张居正和张居正改革的评价,说明其改革有怎样的作用 “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 ———《明史·张居正传》 一 明士的挽歌 明熹宗是明朝的第十五任皇帝,请从他的执政情况判断,他是否能够延续张居正改革的“欣欣向荣之气象” 明熹宗(明朝第十五任皇帝) 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二 农民的怒吼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 阶级矛盾尖锐;李自成、张献忠的队伍。 通过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广大农民纷纷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中起义的主力军是谁 二 农民的怒吼 二 农民的怒吼 二 农民的怒吼 三 草原的“新”声 利用时间轴梳理女真人发展的历程。 三 草原的“新”声 大顺政权打击旧贵族官僚,抢夺地主土地,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清朝的统治沿袭了中原王朝的做法,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结合上述材料,对比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措施,你认为吴三桂从开始试图投降大顺政权到转而投向清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 草原的“新”声 根据关键词,编写短篇小说“顺子的故事”,梳理本课知识。 小说关键词:张居正改革、明末政治腐败、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清朝统治全国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加之连年大旱,陕西北部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住在北京郊区的农民顺子收到了远在陕西的亲戚栓叔的信。信里栓叔邀请顺子去参加农民起义军。顺子想:如果再出个张居正大人,百姓就不用揭竿而起了。还没等顺子下定决心,1644年春末李自成起义军便攻破了北京城、大明朝的皇帝自缢身亡。可顺子老婆还是不让他参军,毕竟时局动荡。果真,不过数日,东北的清军入了山海关,还打败了李自成起义军,顺子也再未收到栓叔的消息。好似转瞬之间,顺子就变成了大清朝的农民。晚年的顺子回顾起那惊心动魄的一个多月,觉得虽然头剃了、皇帝换了、生活安定了,但皇帝还是皇帝,似乎也没变。(下划线体现关键词) 板书设计 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时,往往社会都会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巾起义 ②大泽乡起义 ③黄巢起义 ④李自成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2.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 A.明代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3.他足智多谋,他武艺超群,他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 ) A.铁木真 B.耶律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B C C 素养检测 4.1644年,迁都北京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康熙帝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 ... ...